《在文化生活中選擇》教學設計
一、 課標解讀
《文化生活》內容的設置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學生自身發展的迫切要求。我們每個人都置身于一定的文化生活之中,時時刻刻感受著文化的熏陶。文化既是人類創造的,又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無論是置身藝術天地,領略藝術的瑰麗之美,還是深入民間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抑或泛舟知識海洋,與前賢圣哲進行心靈的對話,每一次精神之旅,都會帶給我們獨特的文化體驗。文化生活給予我們豐富的知識,礪煉我們優良的品質,賦予我們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們都生活在文化之中,理應了解文化生活現象,分析文化本質與特點,形成對文化的正確判斷和參與文化生活的選擇能力。
二、 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身心迅速發展,自我意識和獨立性較強,社會公共生活空間范圍越來越大,并且開始理性地思考社會和人生的重大問題。高二學生可塑性強,但情緒仍然不穩定,有多變性,容易沖動或偏激,迫切需要提升思想意識,加強方法論的指導,使其在紛繁復雜的文化生活中能夠進行正確的判斷與選擇。
三、 教學內容
1、 感受先進文化;
2、 識別、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3、 選擇先進文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通過對當前我國文化生活現狀的直觀了解,體會當今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知道目前的文化生活的復雜性,既存在著積極的健康向上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內容,也存在著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讓學生認清選擇文化生活的意義,學會自覺選擇積極的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拒絕和抵制落后和腐朽的文化生活
2、道德目標:促使學生在當前的文化生活中,努力辨識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3、能力目標:要使學生能夠從現實生活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讓學生提出問題,質疑已有結論,在批判中培養他們觀察現實、體驗社會、分析社會的熱情與能力;引導他們在現實案例中展示觀點,在實際的價值沖突中識別觀點,在文化現象的比較鑒別中確認觀點,在文化生活的探究中提煉觀點,進而有效地提高理解、認同、確信正確價值標準的能力。
五、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眼力,辨別現實生活中的落后、腐朽文化,抵制污染。
六、 教學重點
通過先進文化與落后、腐朽文化的對照,啟發學生選擇先進文化
七、 教學方法
讀、演、議、辯相結合,采用探究式、情景體驗式教學。
八、 教學策略
堅持教學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堅持學法與教法的統一。
1、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教學中把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踐、社會現象的分析、學生文化生活學習的情景聯系起來。
2、貫徹主導與主體相結合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扮演好"主導"的角色。采用探究式和情景體驗式教學法,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思考、討論、比較、分析、釋疑等達到認知和行為上的教育目的。
3、貫徹教學多感官共同參與原則。通過創設一定的情景,運用小品、漫畫、影視等活潑的形式達到入耳、入腦、入心的目的,通過引導他們自主思考,減少其逆反心理,培養他們的自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