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教案
第二節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教案
第一框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
從容說課
第一,框主要講矛盾特殊性及其表現。從總體上看,本框所講的道理沒有太大的難度,通過學生自己讀、議,基本可以理解。老師的講,主要在導入,處理重、難點,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內在聯系以及組織引導學生的議和練等幾個環節上。
第二,在教學中,滲透語文、歷史、音樂等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第三,精心設置疑問,讓學生根據事例得出緒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思辨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通過教學,要求學生識記矛盾特殊性的含義,理解和掌握矛盾特殊性的表現。
能力方面
通過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與綜合的能力。因為本框所運用的分析與綜
合相結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把矛盾特殊性的整體分三個方面去加以認識的過程,就是分析的方法,把對矛盾特殊性各個方面的認識聯結起來,形成整體認識的過程就是綜合的方法。運用這一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提高。
覺悟方面
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唯物辯證法基本原理的教育,從而為學生掌握和理解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論打好基礎。并使學生在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矛盾特殊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以及通過對高中階段青年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分析,引導學生克服思想上、行動上的盲目性,增強自覺性。
教學重點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
教學難點
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現階段的特殊矛盾,正確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教學方法
采用讀、講、議、練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理論上難度不大的內容,讓學生自己讀、議去
理解,教師的講主要在導入處理重點、難點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與教有機地統一起來。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方案一:(復習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該原理的內容是什么?有誰能告訴大家?(目的是復習鞏固上節內容)
[生]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貫穿于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處不在,矛盾
無時不有。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師]但僅僅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不夠的,因為物質世界豐富多彩,各種矛盾也千差萬別。
從空間上看“普遍性”告訴我們事事有矛盾,那么,各個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不是都一樣?從時間上看,“普遍性”說時時有矛盾,那么,每一事物的矛盾自始至終都一樣嗎?即使拿同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進行比較,又會是什么情況呢?而這些都是由矛盾的“特殊性”來回答的問題,也可以說,“事事”“時時”都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講授新課]
一、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即特殊性)(板書)
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學生集體回答)
1.矛盾的特殊性含義: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