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選擇崇高的社會理想教案
第三節 選擇崇高的社會理想教案第一課時 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識記:理想的含義、類型。
理解:懂得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重要作用。結合實例說明應自覺地把自己個人的理想融于崇高的社會理想之中。
能力方面
使學生提高抽象思維能力、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覺悟方面
引導學生自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教學重點
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指導作用。
●教學難點
理想的分類
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指導作用。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用詩詞、圖表等多種方法突出重點,采用討論,講解相結合的方法,展開積極的師生雙邊活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曾經有位哲學家這樣說過:人是為理想而生活的,沒有理想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沒有生機,沒有歡樂;失去理想的青年,恰是失去了舵的航船,只能在生活的大海上漂泊,永遠達不到光輝的彼岸。(激情朗誦)因此可見,理想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講,特別是對于廣大青少年來講,它是多么重要。那究竟什么是理想呢?理想對人生、對社會又有什么作用呢?
[講授新課]
一、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板書)
1.理想的含義(板書)
師:什么是理想?
生: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設想、追求和向往。
第一,理想具有明確地指向性。(板書)
師:既然理想是一個目標,它就有明確的指向性即指向未來,因此它排斥過去和現在。從這個意義上講,理想既不是對過去的追憶,也有別于現實存在。
第二,理想具有可能實現性。(板書)
師:理想總是對未來的一種有根據的、合理的設想或希望,所以它是有可能實現的,因而它排斥幻想、空想。如:人們想發明永動機的夢想,莫爾的烏托邦社會,這些是不是理想呢?
生:不是。
師:為什么它們不是理想呢?
生:它們都不符合規律,不符合實際。
師:理想一般來講總是符合客觀規律的設想。我們再來看看理想的第三層含義。
第三,理想的實現有一個奮斗的過程。(板書)
師:要實現理想必須要通過努力奮斗。以上我們共同學習了理想的含義。那么,為什么會有理想?為什么人們總會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呢?這是因為人的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人們在活動之前總要根據已知的事實,首先在自己的頭腦中構造出準備加以實現的思想藍圖,確定自己的行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師: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同學們都有什么樣的理想?
生甲:我將來要當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生乙:我喜歡軍營生活,我希望自己有機會去部隊接受鍛煉。
生丙:將來去美國深造,這就是我的理想。
師:從剛才大家的發言中,我們看到同學們都給自己確立了目標。那么這些想法分別屬于什么理想呢?
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教材對理想是如何分類的?
2理想的類型(板書)
(多媒體顯示)
接下來我們首先來看它的第一種分類
(1)按性質劃分:科學/非科學、崇高/庸俗(板書)
師:那么區分科學理想與非科學理想、崇高理想與庸俗理想的標準又是什么呢?
生:凡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理想,就是科學的理想。凡是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或者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理想。是非科學理想。
師:對。像癡迷者所信奉的將來去天國的理想,科學嗎?
生:不科學。它違背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