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設計
1.教學內容: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人教版高中《文化生活》第二單元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第一框題的內容。
本課時主要教學內容是教材28頁至33頁,包括了“1、異彩紛呈,交相輝映2、透視文化的多樣化3、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三個小標題教材內容。其中“1、異彩紛呈,交相輝映”是導引內容,主要是啟發學生感受和理解豐富的文化的多樣性,賞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讓學生對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產生興趣。“2、透視文化的多樣性”重點是提高學生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論分析和認識。幫助學生認識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3、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主要引導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樹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發展本民族文化同時,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2、學生分析
高中學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斷推理能力。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非常有趣,使他們有濃厚的學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設計思想
1、啟發式教學原則的運用:教學中設置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共同討論在老師的指導下分析、歸納,得出結論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運用遷移規律:在教育過程中用已有的知識去分析,體驗新的知識,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3、活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主,以講解為輔,重在引導,在活動中通過學生自己感情體驗受到教育和啟發并轉化為自己的行為。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以教師有感情的講述,使學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關知識。
4、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異,確認文化多樣性的價值
2、能力目標;
(1)從民族節日、文化遺產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認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尊重文化的多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5、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時教學重點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豐富的世界文化表現在文字、建筑、服飾、飲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眾多方面。世界有許多輝煌的文化成就和著稱于世的文化遺產。在“異彩紛呈,交相輝映”“透視文化多樣性”,“尊重文化多樣性”教材內容中有許多關于文化的論述和概念。其中“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課教學要抓住這一重點,講深講透。本課的難點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對待不同的文化差異。
6、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播放本課背景音樂理查德•克萊德曼的《梁山伯與祝英臺》 聆聽 創設情境、
引入課題
1、異彩紛呈、交相輝映
活動一“環游世界說文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三至四個國家進行文化旅游考察。第一小組考察所選國家或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節日、習俗。第二小組考察所選國家或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另外,男生們介紹所選國家或民族最具影響力的運動項目。女生們介紹所選國家或民族最著名的民族服飾 (1)學生分組搜集并由小組代表介紹所考察國文化小組成員可補充。
(2)思考:
從同學們以上介紹中,你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它們有哪些鮮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