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設計
“環游世界說文化”設置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集體合作意識、以體驗教學法突破重點。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2、透視文化的多樣性 活動二:唱民歌,說差異
1、教師準備演唱器械,選擇曲目。
2、組織交流和分析。
活動三:看交往禮儀,知文化差異
現代中國人見面
行 禮
歐洲人見面
行 禮
泰國人見面
行 禮
日本人見面
行 禮
參與介紹和演唱,討論民歌的文化特征。
學生表演 通過兩個情景讓學生體驗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在文化差異,以加深對文化差異的性別和尊重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3、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1、多媒體呈現中法文化年的flash,顯示中國到法國舉辦中國文化舉的國片,比如:在法國街頭出現了中國的京劇臉譜、中國孩子玩的風車、中國的大熊貓。出示法國到中國舉辦文化年的圖片。比如,法國在北京舉辦的音樂會、法國空軍的飛行表演。
2、播放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連山伯與祝英臺》的視頻、討論:
(1)此曲吸引你之處在哪里?
(2)由此可見,對待文化差異應有的態度是什么?
學生討論:中法文化比的舉辦時中法兩國說有什么現實意義?
學生討論回答
讓學生懂得,面對開放的世界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同時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價值。
歸納小結: 世界文化形形色色絢麗多彩。我們要有開放的胸懷。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正確對仗文化的差異,學習不同文化的優點和長處。 學生談體會 總結本課并為下一節課做鋪墊
五、課后反思與小結:
課后組織學生討論對本課的感受,同學們都非常樂意采取這種上課方式,既可以通過資料的搜集、整理提高自身信息采集的能力,也能夠提高自己學習積極性,變枯燥為生動。
本人在教學中也深深地感到: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啟發同學的思維,培養自主思考的能力。而充分利用網絡的教學功能,將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很好地結合起來。只有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的教學才能有生命力;另一方面,光有學生的活動也不行,雖然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地利用互聯網搜集并動手制作課件,在課堂交流中能很好地進行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但其集中思維和抽象性思維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體現在對搜集的材料的取舍是以及對知識點的歸納和深化方面,所以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應該重視老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引導學生由形象到抽象、由發散到集中、由演繹到歸納的思維能力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