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學案
一、(學案)學習指導
(一) (學案)知識網絡
(二) (學案)課程標準要求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學習本課知識,賞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體會民族文化的差異性;知道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性的決定因素是什么,能夠正視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從而把握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能夠分析文化多樣性存在的意義,樹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觀念。
(三) (學案)學法指導
1.(學案)學會知識遷移的方法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通過各民族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民居建筑、風俗習慣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因此,同學們應該學會利用已有的知識,如歷史課、語文課、英語課、美術課、音樂課所學的具體知識以及旅
32
游的所見所聞等,來幫助理解民族文化的差異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從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2.(學案)學會合作學習的方法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前提是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文化所包含的內容是相當廣博的,為了獲取盡量多的信息,同學們應該學會互助學習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承擔不同主題的內容,通過各種渠道查閱相關的資料,然后相互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3.(學案)學會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
選擇一個你最熟悉的民族文化的具體內容,比如服飾、飲食、民居、民歌等,并結合它來分析民族文化的差異性,說明尊重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二、(學案)知識點撥
(一) (學案)從民族節日感受文化的多樣性
民族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文化生活的長期積淀,是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的表現,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歷史痕跡、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透過不同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可以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與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節日文化一樣,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我國56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反映了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其中,在我國56個民族中,大多以春節作為本民族的重大節日,然而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過年習俗。
藏族: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和大鼓奏樂,舉行隆重、盛大的“跳神會”。新年早晨,婦女們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高山族:除夕,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旁聚餐,叫做“圍爐”。“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后帶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長壽。若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他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的思念。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后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文化的多樣性是相對于世界文化的總體而言,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通過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文化多樣性,可見諸民族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民居建筑、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