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學案
例題:透過我國不同民族的過年年俗不同,我們可以感受到( )
a.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b.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c.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尊重 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節日與民族文化的關系。題目設問的是“不同民族”“年俗
33
不同”,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的是什么。a的回答“相互交融”,顯然不合題意。c、d所說的“得到尊重”和“一律平等”是強調其他民族對這個民族文化的態度,也與題目不符合。本題應選b。
(二) (學案)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1.(學案)文化是民族的
民族是一個在歷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的社會共同體。由于起源、居住環境和生產力發展程度的不同,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心理素質不同,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差異。我們每個人都從屬于一定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文化首先應該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具有與其他民族文化相區別的特色和個性,同時民族文化的長期存在而形成的傳統和民族精神,對一個民族產生巨大的影響。
2.(學案)文化是世界的
與自然界的生態規律一樣,文化也是“單一性導致脆弱性,多樣性產生穩定性”。假如世界上只剩下一種文化,失去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就不會有世界文化百花園的五彩繽紛的景象,人類的文化必將停滯下來,失去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而最終走向滅亡。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民族乃至人類的共同遺產。
XX年9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這種多樣性的具體表現是構成人類的各群體和各社會的特性所具有的獨特性和多樣化。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當從當代人和子孫后代的利益考慮予以承認和肯定。”
(三) (學案)尊重文化多樣性
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態度,應該是在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基礎上,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我們應該習慣于看待那些和自己文化大不相同的其他文化,學會尊重人家的文化和人家對自己文化的看法和態度。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從世界范圍來說,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都有自己文化的長處和優勢,只有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平共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能保護和促進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從而維護國際和平,推動世界發展。
三、(學案)學習自評
(一) (學案)單項選擇題
1.(學案)被評為世界“口頭遺產”的納西古樂曾是唐朝的宮廷音樂。近年來,麗江納西古樂到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演出,大獲成功。老外驚聞中國邊陲保藏著古典音樂的“活化石”,紛紛到麗江尋訪,稱贊納西古樂是“修身明性”、“延年益壽”的雪山神曲。納西古樂的演出成功說明( ) 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