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學業水平考試《生活與哲學》考點解析
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考點94】生活處處有哲學(ⅱ)
(1)哲學就在我們身邊。①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2)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①哲學的本意就是“愛智慧”和“追求智慧”。②哲學的任務: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考點95】關于世界觀的學說(ⅱ)
(1)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①世界觀是人們對于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②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區別:世界觀人人都有,是自發地、零散、樸素的、缺乏理論論證的。哲學是把零散的世界觀系統化、理論化,具有嚴密邏輯和完整的理論體系。聯系: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
③方法論:用世界觀做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論。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區別: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秘,哲學則對其進行新的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具體科學和哲學的關系是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的關系。聯系: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方法論的指導。
【考點96】哲學的基本問題(ⅰ)
(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2)哲學基本問題的內涵:①思維和存在誰是本原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凡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思維決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義。②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絕大多數哲學家都是可知論者。
【考點97】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ⅱ)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
(1)唯物主義:①根本觀點:物質是本原,意識是派生的。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②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等同于物質具體形態)、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原子等同于物質)、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2)唯心主義:①根本觀點:意識是本原的,世界上先有意識后有物質,意識決定物質。②基本形態:主觀唯心主義(主觀精神)、客觀唯心主義(客觀精神)。
【考點98】社會變革的先導(ⅰ)
(1)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首先體現在通過對舊制度、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學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前進的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考點99】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ⅰ)
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
【考點100】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ⅰ)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生活與哲學》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考點101】世界的物質性(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