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學業水平考試《生活與哲學》考點解析
(1)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就稱為價值判斷。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出的選擇,就稱為價值選擇。
(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
②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的意義:一是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二是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
(4)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階級性
從不同階級的角度看,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在階級社會中,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考點127】價值的創造與實現(ⅳ)
(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①價值的實現方式: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②價值實現的根本途徑: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①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②正確認識和追求人的個性發展:人的個性應表現于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貢獻方式,而不應表現為人的怪異和陋習。
(3)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a.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b.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c.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