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生活中選擇》教學設計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現象?
教師小結,引入新課。
1、多媒體展示: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二者異同點的比較表。
教師強調: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落后文化-----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腐朽文化-----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2、辨論:.
正方:“傳統習俗”等于“落后文化”。
反方:“傳統習俗”不等于“落后文化”。
3、多媒體展示:課本p91探究活動:
這些現象有什么具體的危害?它們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義和《經濟生活》中有關市場經濟的知識進行發散性思維)
4、多媒體播放:XX年1月29日下午2時在北京召開“大興網絡文明之風”經驗交流會片段。教師指出: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工作委員會采取措施來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以鞏固和發展“大興網絡文明之風”活動成果。“大興網絡文明之風”人
人有責,那么
(1)、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2)、學校采取了哪些措施來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潔凈的文化環境。
(3)、中學生應該如何做?
5、多媒體展示:上海第一本面向中學生網絡文明教育的教材《網絡文明——互聯網與學習、生活、做人》作為高中階段拓展型課程課本,進入上海部分中學的秋季課堂。這本書有相當部分出自中學生之手。
教師:你們的同齡人已用實際行動作出了榜樣。希望你們也行動起來寫一份倡儀書。讓全社會的人都來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學生在欣賞、感受、體驗的基礎上自由回答得出結論:提高眼力 拒絕污染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閱讀課本知識然后自己動手填寫表格的有關知識..
分組討論,各抒已見,交流討論的結果。
學生圍繞問題深入探究、挖掘。
學生根據自身的體驗,交流方法達到共享
(1)學生學習寫倡儀書的格式。
(2)學生根據本節課的心得寫一個切實可行的倡議書。 意圖:溫故知新,使學生在情境中初步嘗試、比較、辨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意圖: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溝通、語言表達的能力,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
意圖: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自主地對
教學重點與難點進行突出和突破。
意圖: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的實際,找出切實可行的抵制腐朽文化的方法,使學生從行為上拒絕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目的。
意圖:從個人上升到社會,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做一個合格的好公民。
(八)教學小結與反思
◇本課小結
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了正確進行文化選擇的有關知識,知道了什么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以及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奏響主旋律,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等問題
◇課后反思
1、本節課力求將課堂單一的傳授知識功能,向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三維方向發展。促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同時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本節課主要運用探究式和小組協作的學習方法,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培養。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是延伸至課外。通過課前的小調查,課堂的小組協作,課后的小結反思,構成一條由知識到覺悟的完整學習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