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第一框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學法指導】
識記:(1)運動的含義。
(2)靜止的含義。
理解:(1)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
(2)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3)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
(4)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
運用:識別在物質運動關系中的兩種錯誤觀點,即主觀唯心主義離開物質談運動與形而上學只承認物質而否認運動的錯誤觀點。
重點(1)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2)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
【導學檢測】
常考考點: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1、運動和物質密切聯系、不可分割。
(i)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 運動是物質的① 屬性和存在方式。
(2)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物質是運動的②
2、離開物質談運動或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3、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1) 靜止指兩種情形: 一是指事物之間的③ 位置保持不變;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④ 在一定時期內基本不變
(2) 靜止不是絕對的不運動 ,不是完全的靜止 , 而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 , 是運動的⑤ 狀態。
(3) 運動與靜止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動中有靜, 靜中有動, 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是動與靜的統一。
【考點達標】
世界上就是這樣一個辯證法,又動又不動。靜是不動沒有,靜是動也沒有。動是絕對的,靜是暫時的,有條件的。毛澤東這段話從哲學上說強調:回答1~2題
1、哲學上所講的靜止是: ( )
① 運動的特殊狀態 ② 一種不顯著的運動 ③ 絕對的不運動 ④ 指事物之間空間位置保持不變 ⑤ 事物在一定時期內性質保持不變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這一觀點表明:( )
a.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b.物質是相對靜止的物質
c.辯證法就是又動又不動
d.物質是絕對運動的物質
3、英國哲學家畢爾生說:“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我國唐代著名和尚慧能認為:“風動、幡動,都是仁者心動罷了。”上述兩種觀點的共同點在于:( )
a.否認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b.否認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c.承認事物聯系的普遍性 d.顛倒物質與運動的辯證關系
4、兩畫家以《安靜》為題各畫了一張畫。一位畫了一個湖,湖面平靜,倒映著遠山和湖邊的花草,好像一面鏡子。另一位畫家畫了一幅激湍直瀉的瀑布,旁邊一棵小樹,樹上一個鳥巢,巢里一只小鳥,小鳥在睡覺。后一位畫家才真正理解安靜的含義。因為他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