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a.有的事物是運動的,有的事物是靜止的
b.運動是相對的,靜止是絕對的
c.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d.靜止是相對存在的
5、赫拉克里特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而他的學生克拉底魯則認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在你看來:( )
a.前者正確,他承認事物是絕對運動的。后者錯誤,他認為事物是絕對靜止的
b.前者正確,他承認事物有相對靜止。后者錯誤,他認為事物只有絕對運動
c.前者錯誤,他認為運動是相對的。后者正確,他認為事物運動是絕對的
d.前者錯誤,他認為靜止是絕對的。后者正確,他認為事物運動是相對的
【高考演練】
1、(08上海卷.14)近代思想家龔自珍說:自古及今,法無不改,勢無不積,事例無不遷,風氣無不移易。這說明( )
a.世界上存在無物質的運動 b.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c.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d.物質是運動的內在動力
2、(XX年全國卷)古希臘哲學家克拉底魯認為,萬物只是一種不可名狀的“旋風”,瞬息萬變。他拒絕給事物以名稱,主張對客觀事物“什么都不能說”。其錯誤在于( )
a.否認了事物的客觀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c.否認了事物的相對靜止 d.割裂了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趣味心語】
《過去的我已經不是現在的我》
古代有個希臘人借了別人的錢,到期未還,債主來討債,欠債人說,一切都是變化的,借錢的那個我,已不是現在的這個我,因此,我不欠你債。債主一聽,鼻子都氣歪了,于是動手打了他。借債的被打后,把債主扭到法院,法官問債主“你為什么動手打人?”債主說:“一切都是變化的,打人的我已不是現在的我,因此,我并未打人”。法官一聽,覺得雙方說的都有道理,于是官司不了了之。
——這則笑話告訴我們:事物在絕對運動中,還有相對靜止的存在。
【常用原理】
原理名稱:1、物質與運動不可分
2、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
提示:注意區分這兩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