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 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六、細胞核的結構
1.核膜:不連續的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隨細胞周期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2.核孔:位于核膜上,是大分子物質(蛋白質、rna)進出細胞核的通道,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核孔的數量多。注意dna不能穿過核孔。
3.核仁:與rrna的合成和核糖體的形成有關,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核仁大而明顯。隨細胞周期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4.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是遺傳信息的主要載體。在細胞分裂前期高度螺旋化變粗變短形成染色體,染色體在分裂末期解螺旋變細變長形成染色質。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狀態。
七、細胞核的功能
1.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2.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例1. 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細胞膜的糖被在細胞間具有識別作用
b. 細胞膜對膜兩側物質的進出具有選擇性
c. 細胞膜內外兩側結合的蛋白質種類有差異
d. 載體蛋白是鑲在細胞膜內外表面的蛋白質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了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特點。細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識別功能;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對進出細胞膜的物質具有選擇性;載體蛋白是跨膜蛋白而不是鑲在細胞膜內外表面。
歸納總結:
1.細胞膜上糖蛋白與細胞識別有關
2.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功能特點
3.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是細胞膜功能的體現
第二課時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
一、分離細胞器的方法
差速離心法
二、細胞器的種類和功能
細胞器之間的分工
分布 形態結構特點 功能
線粒體 動植物細胞。 雙層膜,內膜向內折疊成嵴,擴大了內膜面積,基質和內膜上有許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含有少量dna。 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動力車間)
葉綠體 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等。 雙層膜,內有許多類囊體,葉綠素等色素分布在類囊體上。類囊體和基質中有許多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含有少量dna。 光合作用的場所
(養料制造車間、能量轉換站)
內質網 動植物細胞。
單層膜,形成囊泡狀和管狀結構,內有腔。 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高爾基體 動植物細胞。 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送站”。
液泡 植物細胞,高等動物細胞中不明顯。 儲存物質,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
溶酶體 動植物細胞。 消化車間。
核糖體 動植物細胞。附著在內質網或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 不具有膜結構,橢球形顆粒小體。 把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中心體 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在核附近。 不具有膜結構,由兩個互相垂直的中心粒構成。 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三、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整個過程中,各細胞器之間既有結構上的聯系又有功能上的統一。
四、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1.概念: 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這些生物膜系統的成分和結構相似,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進一步體現了細胞內各種結構之間的協調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