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物理量子論初步和原子核
答案 (1)1.5×10-23 kg•m/s (2)u= 8×102 v
12.原子可以從原子間的碰撞中獲得能量,從而發生能級躍遷(在碰撞中,動能損失最大的是完全非彈性碰撞).一個具有13.6 ev動能、處于基態的氫原子與另一個靜止的、也處于基態的氫原子發生對心正碰.
(1)是否可以使基態氫原子發生能級躍遷(氫原子能級如下圖所示)?
(2)若上述碰撞中可以使基態氫原子發生電離,則氫原子的初動能至少為多少?
答案 (1)不能 (2)27.2 ev
13.氫原子從-3.4 ev的能級躍遷到-0.85 ev的能級時,是發射還是吸收光子?這種光子的波長是多少(計算結果取一位有效數字)?圖中光電管用金屬材料銫制成,電路中定值電阻r0=0.75 ω,電源電動勢e=1.5 v,內阻r=0.25 ω,圖中電路在d點交叉,但不相連.r為滑動變阻器,o是滑動變阻器的中間觸頭,位于滑動變阻器的正中央,p為滑動觸頭.從滑動變阻器的兩端點a、b可測得其總阻值為14 ω.當用上述氫原子兩能級間躍遷而產生的光照射圖中的光電管,欲使電流計g中電流為零,滑動變阻器ap間阻值應為多大?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金屬銫的逸出功為 1.9 ev.
答案 吸收 5×10-7 m 0.5 ω
第二單元 原子核
第3課時 原子的核式結構 天然放射現象
要點一 原子的核式結構
1.在盧瑟福的 粒子散射實驗中,有極少數 粒子發生大角度偏轉,其原因是 ( )
a.原子的正電荷和絕大部分質量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
b.正電荷在原子中是均勻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著帶負電的電子
d.原子只能處于一系列不連續的能量狀態中
答案 a
要點二 天然放射現象
2.如圖所示,使某放射性元素發出的射線垂直進入勻強電場,按圖中標號判斷( )
a.1的穿透本領最強 b.2的速度最大
c.3的電離本領最大 d.1是由原子放出的,2、3不是
答案 bc
要點三 原子核的衰變
3.考古工作者在古人類居住過的巖洞中發現一塊碳遺留樣品,它所含的14c等于現有生命物質中等量碳所含的14c的1/8,求此樣品的存放時間.已知14c的半衰期為5 568年.
答案 16 7XX年
題型1 粒子散射實驗及其能量轉化問題
【例1】盧瑟福和他的助手做 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獲得了重要發現:
(1)關于 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證明了質子的存在
b.證明了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c.證明了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里
d.說明了原子中的電子只能在某些軌道上運動
(2)在 粒子散射實驗中,現有一個 粒子以2.0×107 m/s的速度去轟擊金箔,若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求該 粒子與金原子核間的最近距離(已知帶電粒子在點電荷電場中的電勢能表達式為 p=k , 粒子質量為6.64×10-27kg).
答案 (1)c (2)2.7×10-14m
題型2 衰變次數的計算
【例2】鈾裂變的產物之一氪90( )是不穩定的,它經過一系列衰變最終成為穩定的鋯86( ),這些衰變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