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表達方式”鑒賞教案 2復習教案
(4)直接抒情。也稱直抒胸臆,是一種不要任何“附著物”,而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的一種抒情方式。比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結尾:“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就直截了當地抒發了詩人甘愿為天下貧寒的知識分子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全詩以慷慨悲涼的調子,直接通過登幽州臺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三、例題分析
例1閱讀下面的文字,分別回答后面的問題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為后面詩句的展開提供了基礎(或引出下面詩句)
(2)三四兩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機關報感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詩人通過對“行人臨發又開封”的細小動作的描寫,表達了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這種通過細節描寫來表達心理活動的寫法,真切細膩,生動感人。
(3)本詩運用的是怎樣的抒情方式?
答:寓情于景
例2閱讀下面一首詞,分別回答后面的問題
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
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故山:故鄉
(1)“常聞杜宇”中“杜宇”指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答:杜鵑。它在晚上活動,發出叫聲的特點。
(2)“況半世飄然羈旅”表達了什么感情?
答:表達了鄉情及功業無成的悲涼之情。
(3)說明本詞最突出的藝術特點和表達作用
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過情景交融使感情的表達更加生動,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