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
必修一 第一單元
現代詩歌
【單元解讀】
一. 高考目標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 c
。1)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2)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3)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 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二、單元復習
本單元課文所選編的大都是廣為傳誦的名篇佳作這些詩作的主題,可以共用一個“情”字來概括:《沁園春•長沙》中青年詩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對丁香姑娘的朦朧愛情,《再別康橋》中對母校的綿綿別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對“母親”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鑒賞詩歌有多種方法,如抓住詩歌中的意象,盡可能展開聯想和想象,理解詩歌的主旨,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要知人論世,注意作品的寫作背景和詩人的思想狀況,但又要避免用時代背景去簡單地印證作品的思想內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詩人的政治遭遇與作品內容一一對應;要注意欣賞詩歌的形式美,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要品味詩歌凝練、含蓄、富有跳躍性和音樂性的語言等。當代翻譯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詩歌鑒賞的十個角度:時間角度、空間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讀者角度、年齡角度、性別角度、社會文化角度、闡釋者角度和譯者角度,這可供鑒賞詩歌時參考。
這個單元的鑒賞重點是情感與意象。情感與意象,既是指單元鑒賞重點,也可以說是詩歌鑒賞的主要方法,即:鑒賞現代詩歌,一方面要注意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詩中運用的意象。下面分別說說這兩個方面。
詩歌是以抒情為主的文學樣式,即使是敘事詩,也把抒發感情放在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中國是詩的國度,抒情詩極為發達,“情”是詩的內核。《毛詩序》中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辩妿V《詩品》中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情性,形諸舞詠!瓌犹斓,感鬼神,莫近乎詩。”別林斯基說:“情感是詩的天性中一個主要的活動因素;沒有情感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北姸嗾撌霰砻鳎楦惺惆l是詩歌最主要的美學特征。感情是詩歌的內容,人們可以把一部小說、一篇散文、一個劇本的內容復述得頭頭是道,但是,要復述一首詩寫了什么內容,卻非常困難,你只能說它表達了一種什么情感,你從中悟出了什么思想。感悟力差的讀者,讀一首稍微晦澀一點的詩,可能什么也得不到?梢哉f,詩歌的思想情感就相當于小說散文劇本敘寫的內容。詩評家呂進說得好,詩歌內容是“詩中生活的大海蒸發出的純凈、美麗的云霞。讀者從詩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滿足、啟示與享受”。正因如此,教學這個單元的詩歌,要讓學生反復誦讀作品,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以豐富心靈,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