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語文一輪精品復習學案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于政治風云激蕩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別比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3.《再別康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富商家庭。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中學與郁達夫同班。曾來天津求學于梁啟超。19xx年考入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22年8月辭別劍橋啟程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經常發表詩作,1923年與胡適等成立新月社,為主要成員,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任翻譯,后隨泰漫游歐洲。1927年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華書局編輯1930年秋,應胡適之邀,到北京大學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乘飛機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于泰山腳下,時年35歲。詩集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4.《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1910--1995)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早年學于金華省立第七中學、杭州國立西湖藝術院繪畫系。192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專修繪畫,并開始詩歌創作。1932年回國,在上海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不久被捕入獄,在獄中寫成詩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41年到延安,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主編《詩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學》副主編等職。1976年10 月后重新獲得寫作權利,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副會長, 被法國授予文學藝術最高勛章。主要作品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黑鰻》、《海岬上》等。
【精題精練】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艦舸 苛刻 坎坷 荊軻
b.稠密 調整 凋敝 雕琢
c.翡翠 斐然 祖輩 裴多菲
d.佝僂 茍且 足夠 拘謹
答案:d(依次為gōu、gǒu、gòu、jū)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寥廓 攜手并進 金壁輝煌 沉滓泛起
b.呼哮 剩菜飯羹 泛起漪淪 凝神屏息
c.傾圮 不落窠臼 大肆叫囂 漫山遍野
d.桂冠 暴虐無道 枯稿荒蕪 云蒸霞蔚
答案:c(a金碧輝煌 b呼嘯 d枯槁荒鞠)
3.下列句子橫線處應依次填入的詞語是( )
①沒有深厚的生活積淀和藝術功底是寫不出 高的詩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這個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詩歌里,希望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③鑒賞時,要體會這些詩的章法、韻律及其它方面的特點,認真 詩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味 貫注 揣測
c.品味 灌注 揣測 d.品位 貫注 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