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議論文寫作詳解
我們要選擇光明的前途。記得一位高考狀元是這樣說的:“在我的讀書生涯中,我舍棄了平凡,選擇了讀書;舍棄了大量的游戲,選擇了學習;舍棄了驕傲和自滿,選擇了謙虛,我的成功是在選擇中獲得的!”我們的確要為自己的前途作出正確的選擇。在科學技術相當發達的今天是人才的競爭,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抵制形形色色的誘惑,不斷地實踐自己,充實自己,改善自己,為自己的光明前途奮斗。
選擇如此重要,我們應當學會心靈的選擇,拋棄阻礙自己發展的事物,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正確的選擇,走向光輝燦爛的明天。
【簡評】這篇高考優秀作文就是典型的“三三制”式,給人的感覺是清晰明朗,條分縷析,克服了常見的議論文“觀點+事例=議論”的毛病,使閱卷人能夠在短時間內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維進程,同時又給人內容厚實,論據充分之感,肯定是高分佳作。
模式三:六段定“乾坤”
第一段:開宗明義,提出論點。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興,總之,三句話即直奔主題,切忌故弄玄虛,彎起繞八,拖泥帶水。
第二段:詳例剖析,敘議結合。事實勝于雄辯,一個精當的事實論據,往往能夠有力地證明論點。只是要寫好詳例剖析殊為不易,不少學生忘記了議論文的體裁特點,敘事過于詳盡,變成了記敘文的寫法,這是應該盡力避免的。筆者在指導時,就讓學生學會“三明治”式的結構,即首尾是議論評價性文字,中間是高度概括性的敘述(一般不超過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氣勢。如果說詳例是點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鋪展。點面結合能夠形成立體感,略例以三四個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則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對比,凸現中心。即在上面詳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礎上,再從反面切入,正反結合,對比鮮明,從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證分析,立論周全。任何理論都不過是一種假設,絕對的結論容易產生偏頗,因而一段辨證的分析能使立論更為嚴密周全。
第六段:聯系實際,升華主題。這一段是為了突出文章的現實針對性,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從而使主題得到進一步升華。
這種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強,非常適合考場作文。因為它的優勢很明顯: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六步模式,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無啰唆拖沓之嫌,使閱卷老師一看即明;論據充實,論證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寫議論文內容空乏的毛病。
我們看看高考優秀作文《走出舊框框,沖破習慣勢力》(1988年全國卷)的結構:
第一段,追根溯源,引出習慣:千年歷史,沉重習慣。
第二段,初舉一例,習慣可變:人們習慣了“迪斯科”。
第三段,連舉三例,強調危害:愛迪生、趙王和猿人。
第四段,辨證分析,指明危害:缺乏創新,永遠落后。
第五段,沖破習慣?安于現狀?正反對比,敲響警鐘。
第六段,聯系實際,習慣沉重;呼吁沖破,煥發潛能。
此文就是六段定“乾坤”,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有論據,有分析,論證充分合理,克服了常見的議論文“觀點+事例=議論”的毛病,值得借鑒。
議論文的結構模式有許許多多,每一種都要學習,每一種都要掌握,對于高三學生來說,肯定是不可能的。千萬不要讓學生什么都去訓練,否則可能什么都練不好。上面三種模式,幾乎適用于任何作文話題。因此,在備考階段,我們就讓學生反反復復地練這兩三種,熟能生巧,一年下來,大部分學生能對這幾種結構模式爛熟于胸,考場上也就能游刃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