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①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②見犯乃死,重負國
③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④引佩刀自刺
⑤武氣絕,半日復息
⑥單于壯其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本文主要敘述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經過,通過人物的行動和語言來刻畫蘇武的浩然正氣。
b.第二、三段寫由于蘇武副使張勝的唆使,匈奴產生內訌,從而也累及蘇武。
c.從文章內容看,衛律原是漢朝官員,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歸漢之心。
d.第四段寫蘇武為了保持氣節,寧死不受辱,寫張勝投降匈奴,更烘托了蘇武的氣節。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1)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謀單于,何以復加?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應做“招供”講。)
2.b(a項做“用來”講;b項上句做“趁便”,下句做“于是”講;c項做“替”講;d項做“這”講。)
3.c(a項古義為“對老人和長輩的尊稱”,今義為“妻子的父親”;b項古義為“有交情”,今義為“相互了解”;c項為“互通使者”;d項古義為“互相抵數”,今義為“相等”。
4.b(①句講漢帝派他出使,⑤句寫蘇武被人救治,蘇醒過來,⑥句是單于對蘇武敬佩的表現。)
5.a(b項不是張勝唆使;c項衛律沒有歸漢之心;d項文中沒有張勝投降的內容。)
6.(參看譯文劃線處)
【參考譯文】
蘇武,字子卿,少年時由于父親(職位的關系)而被任用。兄弟(三人)都做了郎官,后來慢慢提升到栘中廄監。這時,漢朝連年討伐匈奴,雙方都屢次派使者去窺探對方的虛實。匈奴扣留了漢朝使者郭吉、路充國等十多批人。匈奴的使者來,漢朝也扣留下他們,算是抵數。(漢武帝)天漢元年,(匈奴)且鞮侯單于剛即位,害怕漢朝襲擊他,就說:“漢天子是我的長輩啊”。全部送回了漢朝被扣留的使者路充國等人。漢武帝嘉獎他明大義,就派蘇武以中郎將的官銜,拿著旄節把被扣留的匈奴使者遣送回去,趁便送一批豐厚禮物給(且鞮侯)單于,以答謝他(改善關系)的好意。蘇武(接受使命后)和副使中郎將張勝,臨時充任的隨員;菀约罢心嫉氖勘、偵察兵一百多人一起出發。到了匈奴之后,就把準備好的一份禮物送給單于,答謝他(改善關系)的好意。而單于卻更加驕傲起來,這不是漢朝原來所希望的。
匈奴正要派出使臣護送蘇武等人回國,恰逢發生匈奴的緱王和漢朝原來的長水虞常等一批人謀反案件。緱王就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曾經跟昆邪王一起投降過漢朝。后來跟浞野侯趙破奴(兵敗被俘投降)而留在匈奴,他們伙同(漢朝叛臣)衛律等人,暗中謀劃,企圖劫持單于的母親并投奔漢朝。這時正好蘇武一行人到了匈奴。虞常在漢朝時,平常跟副使張勝熟悉,偷偷去找張勝說:“聽說漢朝天子非常怨恨衛律,我能夠替漢朝用暗箭射死他。我母親和弟弟都留在漢朝,希望能得到漢朝的賞賜!睆垊俅饝怂,并送了些財物給他。一個多月之后,單于出外打獵去了,只有閼氏和子弟們留在王宮。虞常等七十多人想(趁機)起事,(不料)其中有一個人連夜逃走告發這件事,單于子弟便發兵和他們作戰,緱王等人全部戰死,虞常被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