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乃請徙釋之謁者仆射 徙:遷徙,貶職
b.因前言便宜事 便宜:廉價
c.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當:判決
d.卒見謝,景帝不過 不過:不原諒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
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 b. 是法不信于民也
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c .人亡道,乃盜先帝器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d. 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張釋之“依法辦事”的一組是( ) ①言秦漢之間事,秦所以失,漢所以興者。
②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
③釋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門。
④于是,使騎捕之屬廷尉。
⑤釋之奏曰:“此人犯蹕,當罰金。”
⑥假令愚民取長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釋之秉公執法,堅持原則,他認為,即使是皇上、太子也不能不守法。
b.張釋之正直,不阿諛奉承。在霸陵,左右都迎合文帝的意思,而張釋之敢于說直話。
c.在處理“驚輿馬”和“盜玉環”兩件事時,開始文帝認為張釋之處罰過輕。經張釋之的堅持,文帝最終同意了他的意見。
d.景帝還是太子時,張釋之彈劾過他“不下公門,不敬”,后來景帝當了皇帝,張釋之因恐懼而生了疾病,過了一年多就病死了。
5.聯系全文,下列對“太史公”評論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司馬遷認為張釋之守法不阿,他的言論有長者的風范。
b.司馬遷認為張釋之的言論,實在值得在朝廷上傳頌。
c.司馬遷用《論語》中的話表明他和張釋之是好朋友。
d.司馬遷認為用《尚書》中的一段話來評價張釋之,十分貼切。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尉左右視,盡不能對。
譯文:
(2)使其中亡可欲,雖亡石槨,又何戚焉?
譯文: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