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譯
(2)……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如:“先生在民間,審知故揚州閣部果死耶,抑未死耶?”
(3)其……,其……也?(是……呢,還是……呢?)如:“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三、練習,翻譯下列句子。
1、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2、虞兮虞兮奈若何?
3、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4、何可勝道也哉?
5、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6、未報秦而伐其師,豈為死君乎?
7、夫晉何厭之有?
8、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9、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第5課時
一、教學要求:
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漢語在同一歷史時期的用字分歧現(xiàn)象!巴佟钡囊馑际峭ㄓ谩⒓俳,就是用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有時形體也相似)的字來代替另一個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還家。(通假字:“具”、“要”——本字:“俱”、“邀”)
識別通假字可從下面幾方面看:
、偻敉佟H纾骸俺荚阜铊低。“奉”通“捧”
“召有司案圖”!鞍浮蓖鞍础
②雙聲通假。如:“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笆搿蓖ā笆臁
③疊韻通假。如:“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
二、古今異義:
現(xiàn)代漢語是由古漢語發(fā)展而來的,隨著時間推移,許多詞的意義古今有很大差別。
、儆械脑~義擴大了,如“河”古代指黃河,現(xiàn)泛指一般河流。
、谟械脑~義縮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兒女,現(xiàn)指丈夫的配偶
、塾械脑~義轉移、變化了,如“二豪賊劫持”中“賊”,原指強盜,現(xiàn)指小偷;“齊人固善盜乎”中“盜”,原指小偷、偷盜,現(xiàn)指強盜,“賊”“盜”二字意義古今正好調了個位。
、苡械膯我艄(jié)詞連用,易與現(xiàn)在雙音節(jié)詞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遺憾”。
三、一詞多義:
文言文中單音節(jié)詞居多,一個詞往往有好幾個義項。理解多義詞,要把握它的本義,結合上下文來判斷它在句中的含義。如“毒”的詞義
又安敢毒焉(怨恨)呼噓毒癘(有毒的)賦斂之毒(毒害)
。ㄎ澹、偏義復詞:
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不表示意義,只做陪襯。
、僖饬x相近:“今有一人入園圃”(園,是種樹的地方;圃,是種菜的地方,此句中只有“園”這個語素表示意義,“圃”只做陪襯。)
、谝饬x相對:“我有親父兄”“便可白公姥”(句中偏指“姥”“兄”,而“公”“父”不表示意義。)
、垡饬x相反:“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只有“亡”有意義。)
四、解題方法:
1、根據(jù)字形推斷詞義
例: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
造的形旁為“辶”,不難推斷與處所關聯(lián)的詞義應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思“制造”、“成就”顯然與文義不符。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疇”的含義也可根據(jù)“田”字旁也能幫助推出“田地”之意。卒然邊境有急,數(shù)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饋”的意義可由它的“饣”旁推斷出它是供軍隊吃的東
2.根據(jù)語句間比照、映襯關系來理解
例: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宏者,雖欲厚之,更所以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