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三輪專題復習:文言文專項訓練(一)
秦始皇曾將生母放逐出秦都,下令說:”有敢來以太后之事為諫的殺無赦”。已殺了二十七人。茅焦請求入宮勸諫,秦王讓人抬來大鍋準備烹殺他。茅焦列舉夏桀、殷紂狂妄背理的行為加以責備,話還沒說完,秦王母子就和好如初了。
呂甥之言出于義,左師之言出于愛,蔡澤之說激發于理.至于茅焦真是所謂老虎嘴里拔牙了。范雎曾親自使穰侯遭受困厄,從而奪取了他的相位,為什么突然就不如蔡澤了呢?這就叫此一時彼一時呀!
四、
1.b(旋:馬上,立即)
2.a(a中兩個“遂”皆譯為“就”;b中前一個“以”是介詞“把”,后一個是介詞“因為”;c中前一個“則”是“就”,后一個是“但是,卻”,表轉折;d中前一個“乃”是“于是就”,后一個是“才”)
3.b(其中①④明顯不能體現岳鐘琪的膽識與謀略,只是在直接陳述事實)
4.c(“巧妙利用了三十三家臺吉間的矛盾”錯,原文 “昨其母與弟紅臺吉二酋密函乞降”, 應是羅卜藏丹津與其母、弟間的矛盾)
5.見譯文。
參考譯文:
康熙戊寅年間,噶爾丹被朝廷打敗并去世,固始汗第十子達什巴圖爾接受朝廷轄制,被封為和碩親王。他的兒子羅卜藏丹津承襲爵位,羅卜藏丹津自己認為青海、西藏過去都是他們的領地,企圖恢復先人基業。正趕上世宗剛剛登上皇位,他就在雍正癸卯年發動叛亂。世宗命令年羹堯擔任撫遠大將軍,讓四川提督岳鐘琪參贊軍務,征討羅卜藏丹津。
吳地有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強橫無禮,喜好勇力,被仇家誣陷為太湖盜,逃亡塞外,跟隨蒙古健兒干盜竊馬匹的勾當時間很久,于是自己也就非常喜愛馬。一日,他看見岳鐘琪騎的是一匹名馬,于是就在夜里翻墻跳入藏匿于馬廄中,準備盜走那匹馬。不到三更天的時候,岳起床巡視,親自喂馬,某不能繼續隱藏,被擒拿。岳上下打量他并問:“你是行刺的還是盜馬的?”某回答說:“盜馬的。”岳又問:“你是白天擅自闖入的還是夜里翻墻而入的?”回答說:“翻墻而入。”岳微微地盯著他看了一會兒,若有所思。喂完馬,岳命令他跟隨進入房中,賜給他一杯酒喝,隨后脫下衣服休息。天剛亮的時候,岳起床,招呼盜馬人一同去大將軍府,岳先進入大將軍府,過了好久,有人打開軍門高聲傳呼:“岳將軍的隨從某某,接受賞賜擔任守備一職,應當效力于將軍部下。”岳鐘琪很快走了出來,上馬回頭對他說:“壯士好好努力吧,將相難道是天生的嗎!”
等到岳鐘琪征討西藏時,吳人某也隨從行。傍晚時,岳鐘琪站在營門,下命令說:“這次出征并非征討西藏,而是因為青海首領羅卜藏長入以來就應當要受稽朝廷的討伐,昨天他的母親和他的弟弟紅臺吉兩個首領秘密來函乞求投降,機不可失。”于是拿出珠寶一袋,黃金二餅,回頭對吳人某說:“先派你去把叛賊的母親召來,叛賊所住的帳篷,外面有網繩結成的城墻,上面掛滿了金鈴,稍有觸動就有人知道,不能善于逾越的人是不能進入的。叛賊營中有四頂帳篷,上面掛有三盞紅燈的,是他們母親的,對面的大帳中住著羅卜藏,左右的大帳分別住著丹津、紅臺吉二個敵酋。珠寶和黃金將要作為對他們的犒賞。這是重大的事情,你要好好地去干呵。”解下腰中的佩刀交給了他。
吳人某接受命令出營,天降大霧,走了三十余里,到了叛賊的網城。騰身越入,見大帳中燈燭明亮,叛賊母親坐于上座,二個敵酋侍坐一旁,(他們見了吳人某)大聲喝問:“什么人?”吳人某說:“年大將軍認為阿娘通情達理,知道事情的順逆,所以派奴才我來問好,帶來寶貝奉贈阿娘,黃金二餅饋贈給兩位臺吉。”二人聽說以后,非常高興表示感謝。吳人某于是就騙他們說:“將軍在十里外的地方等待阿娘,阿娘趕快去吧!”三人面面相覷有些猶豫,吳人某解下腰中佩刀厲聲說:“去就要快去,如果不去,我還要回去稟報將軍。”他們的母親說:“好一個蠻子(北方少數民族對當時南方人的稱呼),我們一起走吧。”翻身上馬,和二酋以及隨行十余個騎兵同行,走了不到十里,岳來迎接。很快,前山火光起,兩邊山道的大炮擊發,清軍斬殺了叛賊母親與二個敵首領回到軍營。第二天,密探者來報,羅卜藏丹津已經逃往準噶爾部落,岳鐘琪令命用長竿挑叛賊的三顆人頭示眾,其余三十三家臺吉都震驚恐懼,乞求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