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三輪專題復習:文言文專項訓練(一)
晉國范宣子執(zhí)政,諸侯向晉國繳納的貢品很重。鄭國人深為這件事所苦。二月,鄭國公到晉國去,子產(chǎn)委隨行的子西帶去一封信將這件事告訴范宣子,信上說:“您治理晉國,四鄰諸侯不聽說您的美德,卻聽說收很重的貢品,(我)僑對此感到困惑。僑聽說群子掌管國家和大夫家室事務的,不是為沒有擔貨擔憂,美名,是傳播德行的工具;德行,是國家和家室的基礎(chǔ)。有基礎(chǔ)就不致垮臺,您不也應當致力于這件事嗎?有了德行就快樂,快樂就能長久!狈缎雍芨吲d,于是減輕了諸侯的貢品。
子產(chǎn)讓城市和鄉(xiāng)村有所區(qū)別,上下尊卑各有職責,士地四周有界標,民戶編制和男地制度(很)有規(guī)律,相得益彰。對卿大夫中忠誠儉樸的,聽從他,親近他;驕傲奢侈的,依法懲辦。子產(chǎn)與政事一年,人們稱贊道:“計算我的家產(chǎn)而收財物稅,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稅。誰殺死子產(chǎn),我就助他一臂之力!钡搅巳辏址Q贊道:“我有子弟,子產(chǎn)教誨;我有土田,子產(chǎn)栽培。子產(chǎn)如果死了,還有誰(能)繼承他呢?”
二、
1.c 該:盡,皆。該涉,意為博覽。
2.b a項,于,第一個為介詞,在;第二個為介詞,對于。b項,均用在動詞前,構(gòu)成名詞性詞組。c項,而,每一個為連詞,表順承;第二個為連詞,表修飾。d項,其,第一個為代詞,表領(lǐng)屬關(guān)系;第二個為代詞,表指示。
3.b 、僦皇钦f孝文帝即位;④表現(xiàn)孝文帝擅長寫文章,⑥表明孝文帝注意節(jié)儉。
4.d 原文說是“自太和十年已后詔冊,皆帝之文也”。
5.見譯文。
參考譯文:
高祖孝文皇帝,名宏,是顯祖獻文帝的長子,母親是李夫人。皇興三年夏六月辛末,他被立為皇太子;逝d五年秋八月丙午,在太華前殿即位做了皇帝。
孝文帝雖然對大臣要求嚴格,用法律制約(他們),不放縱,但是生性寬厚仁慈。伺候皇帝進食的人曾經(jīng)用熱肉湯燙傷了孝文帝的手,又曾在食物中看到小蟲之類的臟東西,他都笑著寬恕了。之前有宦官在太后面前誣陷孝文帝,太后大怒,打了他幾十杖,孝文帝默默忍受,沒有為自己辯白。太后去世后,也不因此而介意。
教文帝處理政事,沒有不聽從好的建議的。愛惜憐憫百姓,常常思考能幫助百姓、對他們有利的方法。天地、五郊、宗廟二分之禮,孝文帝常常親自參與,不因天冷或天熱而感到厭倦。沿書的春意,他大部分都親自推求考察。百官的大小事務,沒有不留心的,務心做到細密周遍。孝文帝常常說:凡是做君主的,都擔心不公平,擔心不能以誠意治理天下,如果能做到公平和以誠待人,那么胡越之地的人也可以和他們親如兄弟。孝文帝常常隨意對史官說:“盡管直接記錄現(xiàn)在的事,不要回避國家丑惡的事情。做君主的自己作威作福,史官又不記錄,君主還會懼怕什么呢?”孝文帝出巡,有關(guān)部門上奏請求修路,孝文帝說:“稍微修一下橋梁,能夠通車馬就可以了,不必除草鏟地使路面平坦!狈彩切拚ㄔ斓模际遣坏貌恍拚ㄔ斓模蛔霾痪o急的事情損耗民力。孝文帝到江南巡視時,也如同在內(nèi)地一樣,因軍事必須砍伐老百姓的樹林時,一定會留下絲絹來償還樹的價值,百姓的莊稼沒有被損害和踐踏的。
孝文帝一向喜歡讀書,手不釋卷,五經(jīng)的要義,看過之后就能夠講出來,他的學問不是由老師傳授的,而是靠自己探究其中的精華奧妙。史專百家,他沒有沒涉獵的。他還關(guān)于講述《莊子》《老子》,尤其精通釋義。孝文帝才華橫溢,喜歡寫文章,詩賦銘頌,全憑興致,提笑可作。有了好的文句,馬上口述命人寫下來,等到寫成后,不再修改一個字。自太和十年以后的詔書,都是孝文帝親笑寫成的。他留下的文章,有一百多篇。孝文帝喜歡有奇才的士人,其情如饑如渴。對進入朝中的賢才,根據(jù)他們才能的大小分封官職,常常在他們面前降低身份。悠閑超脫,不讓世俗事務纏繞自己的心。孝文帝年少時善于射箭,力氣很大。十多歲的時候就能用指頭彈碎羊的大腿骨。射飛禽走獸時,沒有不隨心而射殺的。到十五歲的時候,孝文帝就不再殺生,射箭打獵的活動都停止了。孝文帝生性簡相,常常穿著舊衣服,連所乘的馬匹的裝飾也只是鐵和木而已。孝文帝高尚的志向,都是這一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