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表現手法”鑒賞教案 1復習教案
答案:(1)(離散、漂泊;暮春;哀傷、惆悵)前一問2分,后兩問各1分。(2)(因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見月如見作者。2分)
三、課堂練習
1.閱讀下面這首秦觀的《春日》詩,然后回答問題。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2)這首詩都運用了哪些手法?分別說明它們的表達效果。
2.指出下面詩歌中所運用的表現手法,并說出運用這種手法的好處。
(1)賣花聲·懷古元·張可久
美人自吻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2)垂柳 唐彥謙
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
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3.分析下列詩句中運用的主要藝術手法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4.分析下列詩句中運用的主要藝術手法
杜甫《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5.分析下列詩句中運用的主要藝術手法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6.分析下列詩句中運用的主要藝術手法
劉禹錫《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答案參考
1.(1)惜春之情。(2)“萬絲”比喻春雨,寫出了春雨的輕柔和細密。“含春淚”“臥曉枝”是擬人,寫出了芍藥薔薇經雨后的嬌弱的狀態。
2.(1)對比。美人、英雄青史留名,而平民百姓卻在史書中難覓蹤影;前三句用典的文雅與后兩句的俚俗相對比,符合元曲小令的特點。(2)托物寄興。諷刺了晚唐朝政腐敗,一些邀寵取媚之輩為迎合統治者的歡心而極盡諂媚之能事的丑惡現象。第二句的反問,不僅寫出了垂柳的纖柔飄逸之姿,同時也顯出了垂柳恃美而驕的神情。
3.用夸張的手法描寫李憑箜篌曲的藝術效果,從而烘托了李憑彈奏箜篌的高超技藝。
4.用“跳魚”的“撥剌鳴”襯托江面的寧謐安靜,以動破靜,愈見其靜。5、寫思親,從側面設想對方對方如何思念自己,表現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6、把對金陵城的昔勝今衰的感慨寄托在“曾經照古人”的“舊時月”之上,用月來見證古今的變遷,人世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