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經濟生活》
(2)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貨幣—商品 。3)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必須用現實的貨幣,不能用觀念上的貨幣。商品交換與商品流通最根本的區別是是否以貨幣為媒介。流通手段是貨幣的一種基本職能,二商品流通則是商品交換的一種形式,但兩者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貨幣,才有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流通,而貨幣在這個流通過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貨幣在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是否也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貨幣在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首先要確定商品的價值,這就需要交換雙方通過觀念中的貨幣衡量一下商品的價值,此時貨幣也執行了價值尺度的職能。7、在“商品—貨幣—商品”的流通過程中,“商品—貨幣”階段的變化既重要又困難,“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如何理解? 商品生產者只有把商品賣出去,并且賣出好價錢,才能生存發展下去。如果商品賣不出去,就意味著他白白付出了勞動,他所需要的商品也買不回來。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夠賣出去,并賣出好價錢,商品生產者就要為購買者著想,生產適銷對路、質量上乘的商品! 8、商品流通過程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貨幣流通規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 9、貨幣除了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種基本職能外,還具有貯藏手段、支付手段(支付的是債務,地租,利息,稅款,工資等)、世界貨幣等職能。 10、紙幣 。1)含義: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2)職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國家的紙幣還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3)發行:a、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可以任意發行。即國家可以規定紙幣的面值,卻不能決定它的購買力。 b、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為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引起通貨膨脹,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小于這個限度,會使商品銷售發生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c、解決方法:通貨膨脹,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通貨緊縮: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發行國債,投資環境設施建設,擴大出口。貨幣紙幣區別定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產生在商品交換發展過程中,從一般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再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屬性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本身是商品價值符號,只具有使用價值,而無價值,本身不是商品職能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代表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某些紙幣也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本質一般等價物價值符號聯系① 紙幣是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派生物,沒有貨幣,就沒有紙幣② 紙幣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③ 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是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貨幣本身無價值,不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紙幣不是商品,不能買賣。紀念幣可以作為貨幣在市場上自由流通,也可以作為具有紀念意義的貨幣儲存。紀念幣的價值是由其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