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經濟生活》
2、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經濟發展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 (2)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體“一道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一方針”: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三個轉變”:a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b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c由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3)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4)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5)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1、經濟全球化含義: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1)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生產社會化和國際分工使生產要求打破地域和國界的限制;(2)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要求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3)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以及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聯系,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發展。 3、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有哪些方面?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①生產全球化——隨著科學技術和國際分工與協作的發展,各國的生產活動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如飛機、汽車、計算機等產品,往往是多個國家共同協作完成的。這有利于各國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節約社會勞動,提高經濟效益。②貿易全球化——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國家之間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各國總要用自己的優勢產品去交換自己的劣勢產品。這樣能使兩國的貿易活動實現優勢互補。③資本全球化——資本總是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的,隨著生產和貿易的全球化,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不斷加快。哪里有利潤就到哪里去,哪里利潤高就流向哪里,資本的全球化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4、經濟全球化是通過跨國公司實現的。跨國公司:指在本國擁有一個總部,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有子公司的國際性企業。 跨國公司以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推動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