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經濟生活第一輪復習教案2
a貨幣是人類的發明之一。金銀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金銀充當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b“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金銀不是唯一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金銀不是唯一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c金銀為什么最適合充當貨幣?金銀具有充當貨幣的社會屬性;
d貨幣的發展: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信用貨幣);貨幣與商品不是同時產生,但將同時消失。
2、含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注意:金銀之所以能夠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是因為金銀具有體積小、價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損、便于保存和攜帶的特點。(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3、本質 a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b貨幣在本質上體現了人們交換勞動的社會關系。
弄清幾對關系:
第一、貨幣和其他商品:貨幣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區別在于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第二、貨幣和其他一般等價物: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但和一般等價物有別:①產生時間不同;②特征不同; ③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
第三、等價物和一般等價物:等價物存在于物物交換階段,用來表現一種或幾種商品的價值;一般等價物存在于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交換階段,用來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
4、職能 基本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與其他職能
a價值尺度(含義、原因、貨幣單位、價格、特點)
a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貨幣之所以能成為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也是商品,也有價值。貨幣產生以后,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由貨幣來表現,商品價值的大小就表現為貨幣的多少。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在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商品價格與價值成正比,與貨幣價值成反比。
b貨幣(狹義)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無價格;其價值會發生變化。
c價值尺度和價格的關系 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貨幣產生后,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由貨幣來表現,對貨幣來說,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對商品價值來說,就表現為商品的價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d貨幣產生以后,一切商品的價值都有貨幣來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都表現為價格。
b.流通手段(含義、商品流通、“商品—貨幣”階段的重要性、特點、貨幣流通規律及其公式)
a流通手段強調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強調商品如何交換。
b貨幣流通規律及其公式: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待售商品總量×價格水平÷貨幣流通次數
c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只能用現實的貨幣。
c.其他職能 流通手段:“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支付手段:“延期支付”或“預支”; 在世界市場起作用只能是世界貨幣;支付≠支付手段;收藏≠貯藏手段。定金、訂金(預付款)首付。信用卡日益成為現代社會流行的一種支付手段(支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