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名言類選擇題復習教案
第17課時 名言類選擇題解答該類題型的思維過程有以下四個方面:
(1)運用語文知識,弄懂詩詞意思。解答詩詞名言試題的前提是讀懂材料,要求學生運用語文中詩詞鑒賞的有關知識,將材料翻譯成白話文,弄懂原文意思。
(2)概括詩詞的主旨。寫詩詞總有一定的目的,這就是詩詞的主旨,它是詩詞內容的靈魂,是題材的統帥。概括詩詞的主旨是解答詩詞名言試題的重要環節,通過把握關鍵字詞,理解特殊詞義,弄清材料的中心意思。
(3)將詩詞主旨和思想政治學科道理進行對照,從文學知識中提煉出深刻的哲學、政治、文化道理。
(4)根據設問要求,篩選出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
例1:(•廣東•32)“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與此哲學觀點相通的是
a.自然從來不飛躍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d.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析】題干材料是我國18世紀杰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戴震的觀點,他認為,由氣構成的物質世界是運動變化的。根據這一結論,我們可以看出,選項c符合題意,應該入選;選項b、d屬于唯心主義觀點,不符合題意,不能入選;選項a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也不符合題意。
答案:c
例2:(•廣東•31)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該句詩可以體現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創造的
③文化具有繼承性
④文化影響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通過審題肢,馬上可排除錯誤的題肢②文化是由文人創造的,因為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得出正確答案c。
答案:c
(•廣東•34)關于“學習”有兩種觀點:其一,“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讀上。”這兩種觀點沒有處理好( )
a.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b.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c.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d.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解析】前一句出自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顏元。顏元認為,紙上談兵的學問不是真學問,只有經歷過實踐歷練出來的才是真學問、真本事。故前一句片面強調實踐。后一句“將學全看在讀上”,則片面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