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復習備考精要生產、勞動與經營
生產、勞動與經營【復習要點】
1.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與消費。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發展生產的意義。
(2)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及其主導作用;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企業與勞動者
(1)生產的微觀主體——企業。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公司的類型;公司的組織形式;公司經營與公司發展;企業兼并與企業破產。
(2)勞動者。勞動與就業;勞動光榮;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維護勞動者權益。
3.投資與融資
(1)商業銀行。利息、利率與本金;儲蓄存款;中國商業銀行體系;商業銀行的業務。
(2)投資。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股票,債券,商業保險。
(3)融資。
【知識歸納】
一、重難點
(一)正確理解以下幾張圖表的知識。
1.三種債券比較
發行主體 償還保證 收益 風險性 流動性
國債 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的稅收 利率高于儲蓄存款,低于其他債券利率 風險最小 強
金融債券 金融機構 利潤 利率高于國債,低于一般的企業債券 安全系數比國債低,但比企業債券高 較強
企業債券 企業 利潤 利率高于國債、金融債券 風險較高 較弱
2.認清并綜合考慮不同投資方式的回報率和風險性
種類 儲蓄存款 債券 股票 商業保險
收益 利息 利息 ①股息、紅利和股票
②價格上升的差價 保險金
流動性 低 高 高 低
收益性 低 較高 高 具體分析
風險性 低 較低 高 低
備注 活期儲蓄:流動性強,靈活方便,收益低
定期儲蓄:流動性差,收益高 風險:企業債券>金融債券>國債
收益:企業債券>金融債券>國債 高風險、高收
益的投資方式 ①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措施,不同于社會保險
②只有出現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或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方可獲得收益。
2.生產決定消費
⑴人們的消費不是由主觀愿望決定的,而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
⑵消費對生產起著重要的反作用,消費的發展促進生產的發展。
3.發展生產的意義-----大力發展生產力
⑴必要性:①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由我國社會主義主要矛盾決定的,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本質要求。我國目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②大力發展生產力,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國家的根本任務。因此,一定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取發展。
⑵重要性: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后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以至超過發達國家,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