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專項復習:政治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備考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政治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考點突破 1.政黨制度的含義 政黨制度是指政黨執掌、參與國家政權或干預政治的制度。 理解這個定義,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要把握政黨制度的實質是一個國家關于政黨執掌、參與國家政權或干預政治的方式。程序的制度性規定,是政黨出現后,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方式。 第二,政黨制度區別于國家其他政治制度的一個特點是,它既可以是成文法規定的,也可以是長期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并無明確的法律規定。我國的政黨制度是93年3月寫進憲法序言中的,得到國家根本大法的確認。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一般沒有明確、具體的法律確認。 第三,一個國家可能有多個政黨存在,但政黨制度只有一個;政黨不一定代表統治階級意志,但政黨制度只體現統治階級意志。 2.英國和美國兩黨制的特點 英國的兩黨制有兩個特點:一是與議會制結合。英國是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英國上院由世襲貴族和終身貴族組成,因而上院與政黨制度無關。下院議席由選舉產生,獲得下院多數席位的政黨組織內閣,從而掌握政府權力,也由它控制議會,掌握立法權。二是英國兩黨內部權利比較集中,推舉候選人的權利也比較集中,領導人的意圖在政黨決策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美國兩黨制的特點:一是與總統制相結合。美國是總統制共和制國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腦,掌握行政實權。因此,兩黨競爭主要表現在總統選舉上。哪個黨的候選人競選獲勝當上總統,哪個黨便成為執政黨,競選失敗的黨便成為在野黨。美國國會議員也是選舉產生的,但兩黨在議會中席位的多少卻與執政和在野的地位無關。有時執政黨在議會中可能占少數席位,而在野黨則可能擁有多數席位。在美國的政黨制度下,一黨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即使它在議會選舉中失利也并不影響它的執政黨地位。二是兩黨組織松散,對黨員沒有嚴格的紀律約束。兩黨只是在總統選舉中,才各自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全黨團結,在議會活動中兩黨均無統一的要求,因此,即使擁有多數席位的黨,也很難控制議會穩定的多數。 3.關于多黨制 ①含義——是指資本主義國家中多黨并立,由兩個以上的主要政黨或幾個政黨聯盟,操縱議會選舉或總統選舉,實行輪流執政的政黨制度。 ②形成多黨制的原因 多黨制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但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這些國家的階級關系和政治力量結構復雜,各種利益集團、利益階層圍繞自身利益形成了一定實力的政治力量,包括無產階級在內的其他各階級、各階層的政治勢力相對比較也有一定實力,這便形成了眾多的代表不同階級、階層、集團利益的政黨,各種政黨在政治舞臺上角逐,已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常態,由于在通常情況下,任何一個政黨都難以形成對政權的絕對控制,因而造成了多黨制的產生。 第二,與這些國家所采用的比例代表選舉制有密切關系。各政黨按選舉中所得票數的比例得到議會席位,在這種選舉制度下,一些小黨有很大的生存和活動余地,它們可以集中各自的選票,使他們的候選人當選。但是,從根本上講,多黨制是資本主義競爭和無政府狀態在政黨制度上的反映。 ③多黨制起源于法國,以法國和意大利最為典型。目前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多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