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第一節第三框 用矛盾的觀點觀察和分析問題
第四課 分析矛盾 辨證思維
第一節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第三框 用矛盾的觀點觀察和分析問題(a)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兩點論和重點論的基本含義;能夠運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的觀點說明生活中的實例;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含義;能夠結合實例說明為什么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2.過程、能力和方法目標:在班級開展一次以“中學生的網絡需求”為題的問卷調查活動,并在課堂上開展討論,引導學生運用矛盾分析法去分析生活中的若干問題,分析和思考學校生活及個人成長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學會用矛盾分析法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這既是一個思維方法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道德、覺悟提高的過程。
二、課前準備
教師:
1.研究教材、學生,設計課堂探究題;
2.收集關于“矛盾分析法”的有關事例,篩選經典的、符合學生認知的事例供課堂教學使用。
學生:
在班級開展一次題為“中學生的網絡需求”的問卷調查活動,做好統計,制成圖表。
三、教學過程
教師: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又是客觀的。因此,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正確對待矛盾,堅持用矛盾的觀點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
【多媒體出示板書】用矛盾的觀點觀察和分析問題
教師:下面請大家看一則寓言故事——鎖箱捆籠,并思考故事中的富翁到底犯了什么錯誤?
【學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任何事物都包含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的關系。所以我們要如實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就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我們認識事物、分析問題、解決矛盾,都要樹立全面的觀點,全面分析事物的矛盾。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多媒體出示板書】一、要全面觀察和分析問題
教師: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不可阻擋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網絡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中所展示出的作用和效益無不另人驚嘆。
【學生活動】舉例說明豐富多彩的互聯網對自己生活的積極影響。
如:網絡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徑,有助于青少年開闊視野、促進學業;網絡可以為青少年提供一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有助于青少年培養和發揮創新能力;網絡是一個廣闊空間,存在著許多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開發青少年的潛力;網絡為青少年不良情緒的宣泄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網絡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有助于青少年擴大交往的范圍;(通過描述互聯網的積極作用,催生學生的諸多現代觀念,如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等,激發其想象力、求知欲和創造性。)
教師:一個國家、一個集體、一個個人,要發展、要領先,就必須重視和運用網絡信息。我國已經決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學生活動】 互聯網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問題?學生概括總結互聯網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危害,特別是對中學生群體的危害。
如:網上信息泛濫可能影響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網絡交流的隱藏性、無約束性,極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計算機網絡擠占了青少年讀書和思考的時間;在網絡上,有人靠幫別人寫論文、做作業賺錢,于是,許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從網絡上下載文章作為作業交給教師,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學習的認真態度;現實中存在不少青少年由于過度地迷戀、依賴電腦網絡,沉湎于網絡之中,正常學習、生活秩序遭受破壞,學習時間無精打采,學習成績下降,有的甚至厭學、逃學、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