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高三政治總復習第一輪必修3《文化生活》學案
③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監管,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引導人們進行科學的文化消費。
◆熱點透析
1.材料一:建設和諧文化,需要大力發展網絡文化。據統計,目前我國網民已超1.6億,這意味著不到19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生活娛樂、互動交流。人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快捷方便的同時,也被諸如色情、暴力、詐騙等有害信息的傳播所困擾。營造和諧健康的網絡文化環境成為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和嶄新課題。
材料二:XX年6月3日至4日,全國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積極利用、大力發展、科學管理的要求,在建設中加強管理,以管理促進健康發展,努力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途徑、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臺、人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對外宣傳的新渠道,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發展之路。
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回答:
(1)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對人們的文化生活有說明影響?
(2)針對文化市場的大眾傳媒帶來的諸多問題,從國家和公民角度看,應如何應對?
【思路點撥】本題以互聯網為背景考查文化市場與傳媒商業化的影響以及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第(1)問,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既有利又有弊,我們應辯證地分析。第(2)問,主要分別從國家和公民角度,結合教材知識回答即可。
【參考答案】
(1)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喜又有憂,既能傳播優秀文化,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文化傳播需求,也會擴散落后、腐朽文化。
(2)從國家角度:
①對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不能放任自流,必須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②加強法制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提高經營者素質,依法制裁取締文化市場的混亂現象和違法行為,以保證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健康有序發展。
③要弘揚主旋律,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發展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從公民角度:作為公民,應當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既要追求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又要提高辨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加強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2.材料一:近幾年來,“惡搞”在網絡上正泛濫為一種流行的“文化時尚”,從視頻到文本,從網絡到電視,從流行歌曲、熱門節目到古典名著、標志性圖像、主旋律影片等,都難逃被“惡搞”的命運。
材料二:黨的xx大報告指出: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創作更多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
試分析說明當前我國應如何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
【思路點撥】本題以當前文化文化市場發展中“惡搞”和黨的xx大報告關于推進文化創新為背景,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回答本題應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作用、地位、發展、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