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經濟生活第一輪復習教案14
(4)為什么要注重效率?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社會公平的逐步實現只有在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沒有效率作為前提和基礎的公平,只能導致平均主義和普遍貧窮 )。②符合我國國情。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③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注重效率,才能調動各種資源的積極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5)為什么要實現社會公平?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②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③公平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實現共同富裕要求防止兩極分化,注重社會公平。
與公平背道而馳的有兩種分配不公:①平均主義;②收入懸殊(差距過大),甚至兩極分化。
(6)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的要求:①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②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③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7)兼顧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反對忽視公平。
如果把公平理解為人人平均,結果會獎勤罰懶,既不利于提高效率,也損害了實現社會公平的物質基礎;如果忽視公平,分配不公,效率的提高也會失去良好的環境,甚至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效率優先:實質是發展生產力優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為首要目標。兼顧公平:是指社會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使人們奮進,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
3、我國個人收入分配中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則和分配政策。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分配制度;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分配原則;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是分配政策。
三、誤區點撥
1、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注意:不能將分配原則等同于分配制度)
2、個體勞動者的分配方式屬于按勞分配。(注意:按勞動成果分配)
3、私營企業中的工人獲得的工資收入屬于按勞動成果分配。(注意:按勞動要素分配)
4、在我國的分配制度中,按勞分配體現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產要素分配體現了效率,忽略了公平。(注意: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5、勞動生產率越高,產量越大,效率越好。(注意:勞動生產率與效率是不同概念)
6、我國之所以確立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是因為各種生產生產要素都具有價值。(用于交換才有價值)
7、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保證我國經濟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有利于防止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實現同步富裕。(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共同富裕)
四、練習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