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第八課財政與稅收考點專項復習教案
3、出現財政赤字是有害的提示:錯誤。財政赤字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它對經濟的影響是復雜的經濟過程,因此不能籠統地說財政赤字有害還是無害。由于財政赤字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財政赤字如何彌補,方法不同,財政赤字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也不同。如果用發行國債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不會引起過量貨幣發行,不會發生通貨膨脹;如果用向銀行透支、增發貨幣的辦法來彌補財政赤字,就會導致流通中的貨幣量過多,這部分貨幣形成的社會購買力沒有相應的社會產品作保證,就會導致通貨膨脹。所以財政赤字對經濟發展有害還是無害,關鍵要看財政信貸能否實現綜合平衡。如果銀行信貸具有較強的承受能力,財政信貸能夠實現綜合平衡,那么財政赤字就不會對經濟發展產生危害;如果財政連年赤字并且數額巨大,超過信貸的承受能力,破壞了財政信貸的綜合平衡,則會引起通貨膨脹,給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二、典型例題1.(浙江卷)XX年4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e)同比上升5.3%。為有效控制通貨膨脹,政府應采取的財政政策和措施是()a.削減行政開支,減少財政支出b.增加國家稅收,擴建公用設施c.減少國家稅收,減持外國國債d.增加財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長【答案】a2.(福建卷)通貨膨脹一般是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來衡量的物價漲幅,國際上通常把cpi漲幅達到3%作為警戒線。讀圖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b點到c點,適宜減少財政支出,降低貨幣流通速度b.從c點到d點,適宜擴大財政盈余,降低存款準備金率c.在a點時,適宜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降低利率d.在e點時,適宜增發國債,增加貨幣供給【答案】b考點5征稅與納稅一、知識梳理1、稅收的基本含義(1)稅收,即稅和稅的征收。從本質上看,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稅收是以國家為主體,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2)理解稅收的含義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稅收的征收主體是國家,代表國家征稅的機關是國家稅務總局及其在各省、市、縣設立的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海關負責征收關稅。②稅收的目的是保證國家實現其職能。③稅收憑借的是國家的政治權力,而不是憑借經濟條件。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體現了稅收的強制性特點。④稅收是國家依法取得的,有國就有稅,有稅必有法。稅法是稅收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⑤稅收是國家無償取得的,稅收體現的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分配的關系。⑥稅收是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同財政收入的其他形式相比,稅收是財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和最主要、最可靠的來源。
2.稅收的基本特征及內在聯系稅收的基本特征: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強制性——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稅務機關必須依法征稅。無償性——國家取得稅收收入,既不需要返還納稅人,也不需要對納稅人直接付出任何代價。固定性——國家在征稅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預先規定了征稅對象和稅率,不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不能隨意改變。這三個基本特征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其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有固定性,隨意征稅會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最終將危及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