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第一輪專題復習
(3)構建社會誠信機制,還需弘揚中華民族崇尚誠信的美德。
考點六、競爭與市場經濟的關系
1.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必然,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和根本保證,是商品交換得以進行的條件。
2.市場機制正是通過競爭,迫使企業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改善管理、積極創新。充分的市場競爭可以保證價格信號的靈敏性,從而實現提高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的結果。
3.對國家而言,市場競爭能夠促進與改善國民經濟的結構,推動經濟的發展。
4.對企業而言,它會促使企業保持危機意識,不斷改進產品和進行技術革新、節省原料與資金、降低成本,練好企業的內功,提高開拓能力,增強競爭實力,以便使自己盡可能保持優勢地位。競爭使市場經濟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考點七、倡導競爭倫理的原因
1.倡導競爭倫理,是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序化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2.確立競爭倫理,對于規范市場主體行為、防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和社會經濟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具有重要意義。
3.正當競爭、合法競爭,是市場經濟向經濟主體提出的倫理要求,遵循這一要求,每個經濟主體將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考點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2.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原因
(1)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在要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的必然要求,是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3.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措施
(1)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根本的途徑是努力發展經濟。
(2)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要特別強調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原則。
(3)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要堅持注重效率與維護公平相結合的原則。
考點九、正確理解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社會公平的內涵
(1)社會公平就是社會的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體社會成員之間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包括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等。從經濟倫理的意義上說,公平主要表現在平等地使用公共資源,平等地獲得參與競爭的機會,同樣地遵守各項規則,共同享受經濟發展成果等方面。
(2)社會公平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衡量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尺度,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之一,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深厚基礎。
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公平與效率二者是有機統一的。
(2)提高效率,做大物質財富的“蛋糕”,將有助于在更高層次上維護公平。社會效率的提高意味著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從而為公平的實現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社會條件。
(3)維護公平,使物質財富的分配更加公正、合理,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公平對效率具有促進作用。
(4)效率與公平的統一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