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企業與勞動者復習教案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勞動者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在我國,公民權利和義務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享有權利是履行義務的保障,履行義務是享有權利的基礎。2.(福建文綜,26)近期,福建省對從事個體經營且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等政策扶持。這表明… ( )a.實現就業必須通過市場競爭b.高校畢業生應樹立平等就業觀c.政府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d.選擇職業只能根據個人興趣專長答案:c解析: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屬于自主創業。福建省的扶持政策說明政府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采取鼓勵的態度。3.(山東文綜,18)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企業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盡快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這一轉變的實現,并不意味著企業 ( )a.產品價格的降低 b.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c.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d.發展方式的轉變答案:a解析:“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必然促進企業的產品結構升級換代,必然有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促進企業發展方式向集約型轉變。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將提高中國產品的科技附加值,所以“不意味著”產品價格的降低。正確選項為a項。注意本題是逆向選擇題,審題不仔細容易誤選。4.(天津文綜,2)海爾集團在海外爭創全球化品牌的同時,在國內搶抓“家電下鄉”機遇,實施了“即需即供”的商業模式,建立了“銷售到村”的營銷網、“送貨上門”的物流網、“服務到戶”的服務網。目前,海爾集團“家電下鄉”產品銷量在全國已占到了43%的市場份額。海爾集團能取得上述業績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確的經營戰略b.依靠科技進步,增強競爭力c.積極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d.誠信經營,樹立良好企業形象答案:a解析:海爾的業績主要是依靠其實施了“即需即供”的商業模式等,這些措施是企業經營戰略的內容。正確選項是a項。b、c、d三項中的內容,都是企業發展的必要因素,但在材料中沒有體現。5.(寧夏文綜,3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XX年1月,某市政府拿出1億元財政資金,向特困戶、退休市民、殘疾人和在校中小學生等8類人員共67萬人發放消費券,成人每人200元,學生每人100元。消費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額的現金,還可以享受程度不同的讓利折扣。此外,各地還出現了其他形式的消費券。“混用型”消費券的資金來源是地方財政和企業讓利,但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與一定的現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現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費券。“讓利型”消費券的資金來源是企業讓利,也與現金按一定比例消費。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有人認為,發行消費券對我國經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也有人認為發行消費券治標不治本,有局限性。結合上述材料分析發行消費券對居民、企業和宏觀經濟的積極影響,并分析發行消費券的局限性。答案:積極影響:①發行消費券會提高低收入居民的福利,刺激消費需求;②能起到擴大企業產品銷量的作用;③消費券在短期內對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刺激宏觀經濟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