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考點備考專項復習
1.財政收入的含義及其來源。(1)含義: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就是財政收入。
(2)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稅收收入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
2. 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期中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二者是根與葉、源與流的關系。只有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財富不斷增加,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
(2)分配政策:
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于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將直接影響國家職能的有效發揮,尤其會降低財政對經濟發展支持和調控的力度,最終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國家應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財政支出的含義和種類。
(1)財政支出是國家對籌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
(2)按照具體的用途,財政支出主要包括:
①經濟建設支出。占財政支出的首位,經濟建設支出中,基本建設和支持農業的支出占了絕大部分。
②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包括:設備購置、維護費,人員經費,公務費用。
③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包括:政府、司法、駐外機構支出,軍隊、國防建設、國防科研的支出。
④社會保障支出。國家財政為公民提供的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和社會優撫的各種費用。
⑤債務支出。包括償還內債和外債。
4. 財政收支平衡和財政赤字的含義
(1)財政收支平衡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財政收支的理想狀態,但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存在。
(2)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
注:財政節余并非越多越好,節余過多,意味著財政資金的閑置和浪費。財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適時適度,如在通貨緊縮時增加財政支出來刺激社會總需求,就會出現一定的財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經濟的發展,但若赤字過大,就可能導致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引發通貨膨脹。
()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減少財政收入(減少稅收),增加財政支出,可能伴隨著一定的財政赤字,所以擴張性財政政策也叫赤字政策。相反,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增加財政收入(增加稅收),減少財政支出,可能伴隨著一定的財政節余。但若是略有節余或略有赤字,則仍然保持了財政收支平衡。
5. 我國財政的作用
國家財政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財政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場配置資源,會導致投入某些行業、地區的資源嚴重不足,影響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與發展。國家通過財政支持這些行業、地區的建設,有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例如,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周期長,投資風險大,離不開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