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七課
②在當代國際社會中,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3)勤勞勇敢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4)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的這句話,反映了中華民族永無止境的創業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過程形成的中華民族精神。3.永遠高揚愛國主義的旗幟(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2)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建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就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注意】考查一種言行是否愛國,必須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進行審視,否則,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1)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2)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歷程之中,體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民族精神的具體內涵和表現形式往往有差異,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2.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具體民族精神。繼承革命傳統對民族精神發展的意義。革命傳統是老一擎革命家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中形成的。對于戰勝艱難曲折、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進發出強大的力量。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形勢下,繼承和發揚這些優良傳統,必須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內容。把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一個新水平。新中國成立以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了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都是這個時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現。【注意】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但它們有共同的內涵。這些表現是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下的彰顯.也反映出中華民族精神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3.永遠高攀中華民族的精神火炬(1)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面對世界范圍的各種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蕩,要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狀態,必須更高地舉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