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總復習第一輪《經濟常識》
實質 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 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
影響 通貨膨脹會使價格信息失真,搞亂社會經濟,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造成社會不穩定,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危害極大 第一,影響企業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第二,強化居民的“惜購”心理,導致市場銷售不振;第三,抑制社會總需求,制約國民經濟增長
解
決 要大力發展生產,增加有效供給;b要控制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模,實行適度從緊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方針,努力增收節支,同時要加強對預算外資金的管理;c要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抑制消費基金過快增長;d要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強市場體系建設,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 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會投資,增加貨幣的供應量;第二,鼓勵消費,加快貨幣周轉速度;第三,發行國債,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擴大社會總需求;第四,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加速產品的升級換代,吸引社會消費,減少產品的積壓。
聯 系 第一,都是由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與發行的數量不平衡造成的。第二、都會影響正常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因此,必須抑制。
二、商品、貨幣和紙幣的區別和聯系
比較 商品 貨幣 紙幣
區別 表現形式 多種多樣 金、銀 紙
產生時間 先 后 最后
本質 價值 一般等價物 貨幣符號
是否有價值 有 有 無
聯系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紙幣的發行量要以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三、貨幣和紙幣的職能
是否是觀念上的貨幣 作用(含義) 是否是隨著貨幣的產生而產生
價值尺度 觀念上的貨幣 衡量商品的價值 是
流通手段 現實的貨幣 商品交換的媒介 是
支付手段 現實的貨幣 清償或支付債務、賦稅、租金、工資等 否
貯藏手段 現實的貨幣 貯藏財富(財富的象征) 否
世界貨幣 現實的貨幣 在世界市場上充當一般等價物 否
四、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
1.商品的價值量2供求關系3紙幣發行量4貨幣自身的價值5國家的宏觀調控,季節變化,流通環節的多少6消費者的購買力7新鮮商品的新程度(商品的使用價值)
五、貨幣政策:
10指國家通過金融系統調節貨幣的供應量和需求量,實現宏觀經濟目標所采取的控制、調節和穩定貨幣的措施的總和。
)二戰期間,國際紅十字會向納粹集中營里的戰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煙等物品。戰俘之間進行物品交換或用勞務換取物品的行為經常發生,交換中,香煙逐漸成為大家普遍樂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襯衣值80支香煙,為他人洗1件衣服可換取2支香煙……。
請運用所學經濟常識簡要回答:
(1)在這個故事中,香煙充當了什么角色?執行了哪些功能?(6分)
(2)為什么香煙從普通消費品變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4分)
【答案要點】(1)香煙在交換中充當了貨幣的角色。執行了交換媒介和計價單位的功能。
(2)直接的物物交換往往會使交換變得很不方便,因此客觀上需要有一種商品能表現和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并被交易雙方普遍接受。香煙具有體積小、質地均勻、便于攜帶存放、易于計量等特點,使香煙在集中營中從普通消費品變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