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九課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把教育和科技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積極促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①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原因: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民族創新能力的競爭。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培養人才和增強民族創新能力的基礎,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要求: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②大力發展科學事業(原因: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科學技術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首要力量,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要求:要充分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要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氛圍。③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原因: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條重要途徑。)要求:要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業,扶持黨和國家重要的新聞媒體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重大文化項目和藝術院團,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要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④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⑤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不斷進行文化創造;廣大人民群眾應積極參與,創造豐富多彩的形式;青年學生要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做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注意】:(1)正確區別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①文化事業是指弘揚主旋律,提倡高雅文化的文化產品,例如公益性宣傳,教育的產品等,作為公共的大眾文化事業來建設。②文化產業是指屬于群眾個性喜好,愿意花錢享受,有市場,能盈利的項目。(2)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3)要求能從國家、人民群眾、青年學生多角度說明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5.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⑴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建設和諧文化,要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億萬人民參加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人民群眾在這一活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活動,各級黨政機關開展的創先爭優、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以及社會各界組織的“希望工程”、“送溫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計劃”、“扶殘助殘”公益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