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十課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精析】本塊內容是新教材剛剛修改的部分,①體現了要自強不息,③強調了“疑”的重要性,都與兩個修養無關。②“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④“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教材中有原話。強調了兩個修養的關系【答案】b【點撥】提高文學素養,強化基礎知識,加強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與分析問題的能力【例3】(09浙江卷41)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發展仍然滯后,尤其是人才嚴重短缺。我國目前每年大學畢業生有幾百萬,就業壓力大,而大多數人不愿去農村。江蘇海南等地曾在20世紀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動計劃。XX年以來,黨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戰略高度,要求進一步完善大學生“村官”工作的長效機制和政策,以使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材料二: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7.8萬名“村官”,小楊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學一畢業,小樣打破傳統觀念,只身來到千里之外的一個鄉村任村委會主任助理。任職期間,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領導下,她走訪農戶,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方針和政策,傳授農業科技知識,協助主任處理一系列村務。她刻苦學習雕刻知識,與該村藝人共同努力,使該村瀕臨失傳的木雕工藝重放異彩,并將原先小打小鬧的木雕品發展為人人喜愛的旅游紀念品。短短兩年,該村的社會風氣明顯好轉,村民的錢包鼓了起來。因此,“村官”小楊得到了領導和村民的一致好評。小楊自己也認為當“村官”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村官”小楊給鄉村帶來的變化是如何體現《文化生活》道理的?【精析】本題以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為背景,國家關注民生問題,制定了“村官”行動計劃并進一步完善這一政策,綜合考查了中學政治相關必修模塊的相關知識,角度新穎,緊跟社會熱點,時代性強。本問考查模塊界定為《文化生活》,體現類型的題目。考查了學生從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答案】“村官”小楊向村民傳授農業科技知識,推動該村傳統木雕工藝品轉化為旅游紀念品,使村民的錢包鼓了起來,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經濟。“村官”小楊和藝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鬧的傳統木雕工藝實現新的發展,表明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繼承與創新。該村社會風氣明顯好轉,表明優秀文化可以促進人和社會的發展。小楊給該村帶來的變化與她自身良好的素質密不可分,表明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知識文化修養的重要性。【點撥】做主觀題,注意組織答案的方式:材料分析+教材理論。五、鞏固訓練(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成千上萬的勞動模范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是勞模精神不變的精髓,也是時代精神永恒的內涵。表彰勞模能夠(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