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輪復習專題教案
3.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尤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2)人的全面發展的表現
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町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傘面發展起著不町替代的作用。隨著物質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滿足,人們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滿足,文化活動、文化消費在生活消費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日益突出。4、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競爭力。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在這一背景下,我們面對著世界經濟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也面對著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文化競爭力備受世界各國關注。文化是—種綜臺的力量,其中科技與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發展的指標,已成為衡量各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科技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成長靠教育。無論就提高經濟實力、國防實力還是增強民族凝聚力而言,教育都居于基礎性的地位。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科學技術實力和國民教育水平,作為衡量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日益受到各國高度重視。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自身經濟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現代科技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的優化配置,給發展中國家以新的發展機遇。但是,當前經濟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經濟“游戲規則”主要是由它們制定的,這使發展中國家面臨不平等競爭的極大壓力。冷戰結束以后,國外敵對勢力把中國當作意識形態的主要對手,加緊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以實現西化、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顯得更加重要。面對21世紀激烈的國際競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何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不能不引起當代中國青年的深刻思考。四、典例解析 【例1】(09江蘇卷21)XX年2月,江蘇省教育廳積極落實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蘇州等8個市作為京劇進中小學課堂的首批試點市。開展京劇進中小學課堂活動的依據是 ①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傳統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傳統文化是文化發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文化對人的影響及教育對文化的傳承的意義,考查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傳統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故②的說法錯誤;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和發展的源泉,故③的說法錯誤;排除含②③的選項。【例2】(09天津卷9)某校開展了以“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主題的讀書活動。開展這項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其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有利于引導學生把握人生道理、實踐人生追求。這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