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稅收和納稅人
4.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原理 要充分發揮財政的作用,關鍵是大力增加財政收入。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其中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影響是基礎性的,所以要增加財政收入,必須努力發展經濟,增加國家的綜合國力。在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生產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5.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原理 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這些特征是稅收區別于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緊密相連的。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 三者缺一不可,統一于稅法。集中體現了稅收的權威性。 6.我國稅收的性質原理 社會主義國家的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這稅收,這是由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和職能決定的。稅收的增長主要依靠生產力的發展、經濟規模的擴大和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加重企業和人民的負擔。在我國國家、企業、個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目前利益的關系。稅收都是為勞動人民的利益服務的,勞動人民是稅收的最終受益者。 7.我國稅收的作用原理 ①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②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以稅收為手段,通過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率的確定和具體的稅收征管,可以促進生產發展、技術進步和社會穩定,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③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管的重要手段。 8.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原理 每個公民都應具有“納稅人”意識。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公民應自覺履行。同時應懂得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行使納稅人的權利。應以納稅人的高度責任感,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使用,監督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 ⅲ、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促進經濟增長 ⑴背景:XX年國家實施經濟的財政政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發行1000億元國債,重點投向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和教育建設、環境整治與生態環境、企業技術改造等方面,并向中西地區傾斜;二是調整收入分配,保障城鎮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穩定增長。企業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職工工資。各級財政調整支出結構,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公務員工資的按時足額發放;三是進一步運用稅收、價格等手段,并清理某些限制消費的政策和法規,鼓勵投資、促進消費、增加出口。 ⑵理論分析:①財政支出是指國家預算支出的財政資金。通過對財政資金的分配,國家的各種職能才得以實現。因此,財政支出規定了政府活動的范圍和方向,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②財政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通過財政可以有效地調節資源配置;國家通過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財政可以有力地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財政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重、難點分析】 1.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