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階段質量評估學案
8、【解析】選b.
9、【解析】選b.
10、【解析】選b.
11、【解析】選b.
12、【解析】選a.
13、【解析】選a.
14、【解析】選d。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解答此題首先應該把黨的領導地位和政府的職能區別開,②可以排除。①是黨的地位,③④是黨的執政方式,均符合題意,故選d項。
15、【解析】選a。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②③觀點均錯誤,都否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可排除。①④正確地體現了材料,故選a項。
16、【解析】選d。②錯誤,應該是“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④錯誤,實行宗教信仰自由,并非支持發展宗教事業。①③符合題意。
17、【解析】選a。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但在社會主義社會,宗教并不是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④說法錯誤。
18、【解析】選b。從題目立意來看,本題考查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我國外交活動取得的成就;從題型設計來看,本題屬于“四選三”式組合選擇題。③說法不符合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和基本準則,應排除,故選b項。
19、【解析】選d。保護中國的海運免受海盜侵擾,保護中國海外公民人身安全都屬于我國行使管轄權的表現。保護中國的海運是按照屬地原則進行管轄,保護中國海外公民人身安全是按照屬人原則進行管轄。a、b、c三項材料沒有體現,可排除。
20、【解析】選a。由于各國的國家性質與追求的國家利益不同,執行的對外政策不同,國家間的矛盾和利益交織,使國際關系紛繁復雜,故a項正確。b、c、d三項表述均不正確。
21、【解析】選c。本題考查對聯合國作用的正確理解。a項說的是聯合國的成立,b項說的是聯合國的性質,均不符合題意。d項是對聯合國作用的錯誤理解。c項是對聯合國宗旨和原則的正確理解,應選。
22、【解析】選d。本題考查國家利益與國際關系。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在當今國際社會中,我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國的國家利益包括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安全利益等。很明顯我國高度重視此次兩國經濟高層對話的根本原因只能是我國的國家利益。故選d項。
23、【解析】選a。我國政府積極促成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體現了我國政府組織和管理經濟建設、積極發展對外經濟關系,①符合題意;同時我國應為世界發展問題、為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而努力,④符合題意。我國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是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③觀點錯誤。②材料沒有體現,可以排除。故選a項。
24、【解析】選a。c、d兩項屬于辯證法的知識,不符合題目要求,可以排除;意識來源于社會實踐或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b項觀點錯誤,也可以排除。只有a項符合題意。
25、【解析】選a。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具有真實性,其表現之一就是人民民主有物質保障,互聯網的發展給人民真正享有民主提供了新的平臺,故a項入選。b項觀點錯誤,不能說政府科學、民主執政;c項觀點錯誤,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d項認為互聯網保證了人民決定權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二、選擇題
26、答案:(1)①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后,國務院高度重視迅速啟動了緊急預案,總理親臨抗災第一線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關注民生、體察民情,體現了密切聯系群眾,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②災情發生后,政府要把搶險救援作為當前的最重要工作,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以更加頑強的精神、更加科學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做好搶險救援各項工作,體現了政府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③國務院總理趕到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的甘肅舟曲縣災區,察看災情,指導救災工作。體現了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