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重點掌握的考點
四、社會發展:
(1)根本動力:社會兩大基本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①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
適合生產力的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發展;不適合生產力的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發展。
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適合的上層建筑,推動經濟基礎的鞏固;不適合的上層建筑,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
(2)直接動力::即社會兩大基本矛盾的解決途徑:
①階級社會的直接動力是:階級斗爭(因為階級社會的基本矛盾性質是對抗性的);
②社會主義社會的直接動力是:改革(因為社會社會的基本矛盾性質是非對抗性的)。
【注】:改革的實質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前提下,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改革的目的是改變不適應生產力的生產關系和不適應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
(3)規律:①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②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
(4)主體:人民群眾
文化生活:
一、文化的作用(考點): (個人、社會經濟政治、國家三個角度)
1、對個人的作用(考點):
(1)文化影響人:
①影響的兩個來源: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
②影響的兩個表現:影響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影響人的思維方式、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
③影響的兩個特點: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
(2)(優秀)文化塑造人:
①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③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注1】文化對人的影響雖是潛移默化的,但不是消極被動、無目的接受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主動感悟、自覺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因此,為了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我們要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主動選擇參與健康的文化活動。
2、對社會經濟、政治的作用(考點):
(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經濟、政治。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a、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b、為了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要。
c、圖書出版、影視音像等文化產業迅速崛起,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格局中作用越來越突出。
②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3、對國家綜合國力的作用:(考點)----新表述
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在綜合國力中,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物質力量是基礎,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啟發: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創新 (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
1、what:文化創新
(1)源泉(考點):實踐。離開實踐,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