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氣象災害 教案
不可以。因為臺風是一邊旋轉一邊前進的,也就是說臺風眼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要想使船只始終保持在臺風眼區是很難辦到的。更何況,臺風眼四周有巨大的云墻和狂風惡浪,破壞力最強,船只很難安全進入臺風眼。所以,若遇臺風,最好設法避開它,千萬不要盲目往臺風眼里闖。
繼續觀看錄像,回答——臺風和寒潮的危害是什么?
教師補充:
臺風的危害:損壞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設施;淹沒農田;毀壞水利工程等。
寒潮的危害:強烈降溫造成凍害,危及農作物生長;大風會摧毀建筑物、使通信和交通受阻。
讀圖提問:(讀課本第60頁2.43圖)
回答:世界臺風的多發地帶在哪里?影響我國的臺風的活動路徑是什么?
教師小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臺風發生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海域。全世界大概每年要發生80個臺風,一半以上在北太平洋,而西北太平洋又占了多數。
圖中所示,臺風的活動路徑有:一是向西北方向移動,趨近華南、東南沿海、中國臺灣、華東沿海,在沿海一帶登陸;一是向偏北或東北方向移動,在日本登陸或向日本以東方向移去。而我國正好位于西北太平洋的西北方向,是世界上受臺風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
學生討論:如何減輕臺風和寒潮災害?
教師小結:減輕災害的措施:
臺風:應加強氣象監測和預報工作。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可以確定臺風中心的位置、估計臺風強度,監測臺風移動的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風暴雨出現的地區等,及時發布臺風預報、警報,并加強國際間的合作。
寒潮:加強天氣預報,提前發布準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
列表歸納:比較臺風和寒潮在發生時間、影響范圍、造成的災害及預防措施等方面的異同點。
教師小結:
引入:臺風和寒潮災害是短時間內發生的,而長時間影響我國的氣象災害就是我們常見的水旱災害。
資料:1.1998年長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使我們記憶猶新,其中,嫩江特大洪水是超百年一遇的,給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區)人們造成的經濟損失是空前的。僅齊齊哈爾市農田受災面積達79萬多公頃,沖毀房屋60多萬間,轉移災民72萬多人。許多工廠被迫停產,全市經濟損失達61億多。而整個嫩江流域及由嫩江洪水形成的松花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災害損失,更是以數百億計。
2.干旱是非洲近代最大的災難,近二十年來,非洲有2/3的國家遭受大旱,國民經濟遭受巨大的損失。全非洲嚴重缺糧的災民達1.5億人以上。
討論:為什么我國經常發生水旱災害?洪澇災害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回答(略)
教師補充:
我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區,降水分配極不均勻,且年際變化大,所以經常發生水旱災害,有時南澇北旱,有時則北澇南旱。
我國洪澇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然方面:氣候異常,降水集中、量大:我國降水的年際變化和季節 變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兩個月,我國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國家之一,這是產生洪澇災害的主要原因。
資料:齊齊哈爾在1998年七、八兩個月,就降了500多毫米,創歷史最高記錄!從6月中旬至8月中旬,嫩江共發生四次大洪水,前次未退盡,后次又疊加。8月14日嫩江第四次洪水,使齊齊哈爾水位高達149.30米,超警戒水位2.30米,流量達14800米/秒,成為超三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