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生1:清潔生產是全過程的,從自然資 源的開采到加工。
生2:清潔生產的概念是相對的,是與現行的技術和產品相比較而言的。
師:對產業的發展而言,隨著經濟發展與技術更新,清潔生產本身也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請看案例2“河南某酒精總廠的清潔生產”,對清潔生產的過程進行分析,說說清潔生產能取得哪些效益。
生l:清潔生產方式可以帶來很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案例2中可以看出,清潔生產實現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并在生產過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減少工業污染的來源。
師:對。清潔生產的污染是在生產過程中控制的,那么清潔生產的經濟效益如何呢?
生2:從經濟效益來看,清潔生產可以在技術改造和工業結構調整等方面大有作為。
師:對。因此,推行清潔生產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清潔生產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項基本策略。《中國21世紀議程》也把推廣清潔生產作為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渡)
師:案例2是一種工業生產模式,那么在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我們國家應該走什么樣的農業發展道路呢?我們來看案例3“北京留民營的生態農業”。說一說留民營生態農業措施有哪些。
生1:調整產業結構,變單一農業為農、林、牧、副、漁五業并舉。
生2:實行綜合循環利用。
生3:開發利用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
師:看圖6.15“留民營村生態農業綜合循環利用關系示意”。該生態農業的核心紐帶是什么?
生:是沼氣池。
師:對。具體說一說沼氣池在這個系統中為什么居于核心紐帶地位。
生:因為沼氣池充分利用了生產過程的廢料,實現了清潔生產,減少了浪費和污染,而且很好地實現了生態循環。
師:不錯!留民營生態農業的實質就是:地盡其利,物盡其用,最大限度地循環利用資源和消除環境污染,達到節約、高效的目的,真正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方面的高度統一,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活動與探究
閱讀圖6.16“公眾參與”。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依靠公眾的支持和參與。公眾對可持續發展的參與不僅包括公眾積極參加有關的行動或項目,更重要的是人們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習慣。實現可持續發展意味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是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的變革,是人類行為方式的變革。你認為圖6.16所舉的個人行為對建設一個可持續的社會有沒有意義?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續發展的行動?
生1:圖6.16所舉的個人行為對建設一個可持續的社會有意 義。
師: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續發展的行動?
生l:節約糧食、愛惜糧食。
生2:不亂扔垃圾,垃圾分類回收。
生3:不開“無人燈”。
生4:節約用電、用水。
生5:減少空調的使用,在冬夏季分別降低、提高空調溫度的設置。
生6:不用一次性筷子。
生7:不用餐巾紙,用手帕。
生8:減少一次性購物袋的使用。
師:同學們說了很多很好的辦法,讓我們肩負起歷史的使命,在自己的生活中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作出自己的貢獻!
板書設計
問題探究
調查報告:
針對家鄉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你認為你的家鄉應該怎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1.搜集資料。
2.整理、分析資料。
3.撰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