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 學案
(3)想一想,如果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不適當,對生命活動會產生什么影響?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由于日地距離適中,使地表溫度平均為15℃,同時也為有液態水提供了條件,同時自轉和公轉周期不長,也會使地球的年較差、日較差不太大,這樣才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發展。
答案: (1) 主要與它們同太陽的距離有關。水星、金星距太陽近,接受太陽輻射多,所以溫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則距太陽遠,接受太陽輻射少,所以溫度低。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生命的產生和發展,如果溫度過高,則由于熱擾動太強,原子根本不能結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說復雜的生命物質了。如果溫度過低,分子將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態和晶體存在,生物也無法生存。
(2)具有適宜的溫度 (3)自轉或公轉周期過長,則白天或夏天升溫過高,夜晚或冬天降溫過低,無論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生命活動的形成和發展。
四、課堂練習
美國東部時間(西五區)xx年1月15日3時21分,美國宇航局向“勇氣”號火星車發出了駛下登陸平臺的指令,大約90分鐘后,“勇氣”號發回了已確認登陸火星的信號。該火星車的主要使命是尋找著陸區域是否存在過液態水的證據,這將有助于加深對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進化等的認識。讀下表中的相關數據,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2題。
行星 質量
(地球為1) 體積
(地球為1) 公轉周期 自轉周期 赤道面與軌道面之間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時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時37分 23°59′
1.地球與火星都是太陽系中的行星,有關太陽系行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軌道面幾乎在一個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體積、質量、組成物質與地球較相似,稱為類地行星
c.在地球軌道兩側,分別是金星和火星軌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發出可見光,這幾顆行星在夜空顯得很明亮
2.在八大行星中,人類首選火星作為探索生命起源和進化的行星,主要是因為火星上的一些現象與地球上的一些現象很相似,主要表現為 ( )
①火星有類似地球的極晝極夜現象 ②火星、地球自轉周期的長度都比較適中 ③火星、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都比較適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變化,且四季的長度與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3.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
a.太陽系一銀河系一地月系—總星系 b.銀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陽系一總星系
c.地月系一銀河系一總星系一河外星系d.地月系一太陽系一銀河系一總星系
4.讀圖1—1,在圖中火星位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5.讀圖1—2,若圖中s表示太陽,e表示地球,則該圖所包括的天體系統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