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
行星地球
課標要求:
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目的不是要系統學習天文知識,而是要為認識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礎。
課標解讀: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從質量、體積、運動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員,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級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為太陽系中特殊的一員。很顯然,地球上為什么適宜于生命生存是本條“標準”的重點要求。說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僅要從地球自身條件和行星際空間條件分析,還要從恒星際空間條件分析。“標準”將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陽系范圍之內,隱含著在太陽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據本條“標準”的要求,學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時,要會運用有關資料加以說明。這些資料如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比較數據、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圖、地球本身的條件等。
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一學過很少的宇宙知識,對這部分涉及到的知識比較匱乏。初中學生獲取知識以形象思維為主,而高中獲取知識以抽象思維為主。學生正處在從初中到高中的轉變階段,應幫助學生形成空間抽象想象思維。
教材分析: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必然離不開地理環境,地球是宇宙中一顆普通的天體,地理環境必然深受自身所處的宇宙環境的深刻影響。本節內容放在本模塊的第一節,旨在使學生一進入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就對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有一初步認識,從而在宏觀上把握地理環境的大背景。
教材采用圖片、表格、文字相結合的形式,讓學生能夠直觀地分析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主探究分析得出地球既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又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教學目標:
事實性知識:
1、了解天體及其基本類型
2、掌握天體系統的形成和級別
3、掌握地球是太陽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方法、技能:
1、運用圖表等感性材料,分析、比較、歸納地球與太陽系其他行星比較而具有 的共性和個性。
2、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訓練地理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欣賞星空無限、變化又具有秩序、和諧之美。
2、領略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聯系的,而且天體的運動是有規律的、有其內在和諧秩序,形成科學的宇宙觀。
教學重點: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上為什么適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
教學難點:
地球上為什么適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
教學方法:
探究式學習
學時:
一學時
教學過程
課標要求 老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學 生 描 述 地 球 所 處 宇 宙 環 境,運 用 資 料 讓 學 生 說 明 地 球 是 太 陽 系 中 的 一 顆 既 普 通 又 特 殊 的 行星。
引入:夜晚我們站在空曠的田野中仰望天空,同學們會有什么的感想或疑問呢?大屏幕投影晴朗夜晚的彩色星空圖。好,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