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
讓學生看大屏幕投影晴朗夜晚的彩色星空圖,提問學生圖中的星星等都是以什么為背景?觀察點在哪里?是物質存在還是意念?學生回答后,老師點評、歸納天體是什么?天體是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
2、天體類型
讓學生自學書圖1-1,分組討論各類天體的區別。讓學生分別說出一些常見天體的名稱并分類。學生回答后老師小結:天體的主要類型為恒星、星云、行星、衛星、流星體、彗星、星際物質等。
3、掌握天體系統的形成、級別(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先讓學生自學圖1-2,然后分組討論并填寫圖1-3,展示各組填圖結果。最后教師總結。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1、 太陽系的組成:
投影打出太陽系模式圖,讓學生讀圖說出太陽系的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順序。 教師總結: 太陽系組成:太陽、行星、小行星帶、彗星、流星、衛星、星際物質等。 八大行星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
讓學生看圖1-4和表1-1,分組討論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并說出依據展示結果。教師總結: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3、八大星行分類:
投影課本p5活動欄目中的圖1.5太陽系其他行星與地球質量和體積比,并投影太陽與地球質量和體積比,要求學生讀圖,先提問行星下的數字是什么含義?再提問地球的質量、體積與太陽相差大含義?還是與其他行星相差大?學生回答完后教師總結:
類地行星:體積和質量比較小。 巨行星:體積和質量都很大。 遠日行星:質量和體積比較大。 提問:為什么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
教師小節:與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質量和體積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在太陽系中運動也和其他行星一樣。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學生讀書p6思考:提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是什么?溫度與日地距離的關系?液態水的來源與地球內部演化有何關系?液態水的存在與地表溫度有何關系?大氣的存在與地球的質量、體積有何關系?
存在生命的行星 (1)日地距離適中—有適宜溫度 (2)地球體積和質量適中—大氣層 (3)有液態水
學生思考問題并回答
學生看圖、看書、討論、回答問題:1、宇宙 2、地球 3、物質存在
學生回想、看圖、看書、思考、討論、回答:星云、行星、流行、彗星。
學生思考、讀圖、看書、討論、填寫圖1-3,陳述自己觀點。聽講。
學生讀投影回答太陽系的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順序。